第一章 新的开始-第2/2页





    刘诞整理了一下衣服,便随老管家朝书房方向去了。

    刘焉一般都是在书房办公,书房距刘诞和他的三个兄弟的房间不远,没过多久就到了。

    他是第三个到这里的人。

    先他到这里的两个,一个是他的大哥刘范,一个是侍中董扶。

    刘焉现位居太常一职,属九卿之一,与董扶私交莫逆。但若不是有大事发生,也未必会叫董扶到府中来。而且依照那个叫他的下人透露的消息,这次将要聚在这里的人还不少。这样看来,今天是有什么事情要商议或者宣布。

    只是……环视一眼,刘诞发现他的老父亲并不在场。

    看来,刘焉还在赶来的路上。

    刘诞不禁凑到了大哥身边,悄咪咪问道

    “大哥,父亲这么着急的叫我们来,到底什么事情啊?”

    刘范一脸迷茫回应刘诞

    “你大哥我也是没有任何通知就被父亲叫过来了,并不知道父亲有什么计划。”说着,还努努下巴指向董扶继续道“董叔应该知道。”

    望着不远处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刘诞嘴角不断的抽抽。

    董叔知不知道的,刘诞都不会去问他。董扶那张嘴,刘诞是领教过的。

    那真是仙界少有,举世少双!他若不想说的事情,你怎么套都是套不出来的。他和你辩驳的事情,你怎么都说不过他。

    这倒是个事实。

    史书记载,董扶在益州时辩才无双,益州的人都知道他三寸不烂之舌。所以但凡有他的地方,就是一片鸦雀无声。为什么呢?因为谁都说不过他。既然说不过他,那见到他的时候就乖乖的闭嘴,免得被驳的丢了面子。

    就像刘诞现在这样,看到董扶朝这边看了一眼,赶紧眼观鼻鼻观心,闭嘴省事。

    大约过了两分钟时间,三弟刘瑁以及太仓令赵韪也陆续赶到了书房。

    此时,刘焉还在赶来的路上。

    刘诞摩挲着下巴,开始思考着将要临近的事情。

    他来到这个世界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他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慢慢熟悉这个时代,适应这个时代。作为一个现代小朋友,乍一回到一千八百余年前的古代,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消息是,他适应的倒是挺不错,至少现在已经可以较为完美的融入到这个时代了。同时,也对这个时代多多少少有了一些了解。

    时局不太平!连年动荡不断。不是东家有人起义了,就是西家有人造反了。不是南边有人称王了,就是北边匈奴又进犯了。自黄巾起义以来,这行将就木的大汉就没有消停过一年,倒是最近的时局,变得平静了许多。

    但谁又知道,这是不是暴风雨前片刻的停歇呢?

    父亲的官职,也稳定在太常很久了,估摸着过不了多久就该升职了吧?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没什么大事情发生才对。但刘诞总感觉遗漏了些什么事情,一些十分重要的事情,一些可以影响到他这一世走向的事情,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到底遗漏了什么事情呢?

    仔细回味了一遍自己脑海中的三国历史,却总也想不到到底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刘诞搔搔头,决定不再想了,刘焉应该快赶到了,到时候自然什么都清楚了。

    书房里已经聚集了六七个人了。

    此时,刘焉还在赶来的路上。

    除刘氏三兄弟以及董扶外,其余也都是和刘焉有很深交情之人。如此共聚一堂的场景倒也不多见。

    “吱呀——”

    房门再次开启。

    一个四五十岁大叔模样的男人走了进来。

    一米八左右身高,长发蓄须,黑脸高冠。颇有威仪。

    这就是刘焉。

    刘焉进来,平缓的环视四周一眼。淡淡开口道:

    “都来了。”

    抬手示意大家不用多礼,刘焉迅速走到主位。

    回过身来,刘焉看着这些好友和儿子们,开口了

    “今日早朝,我向皇上进言曰: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牧,借以镇守安定天下。并自请交州牧,诸位以为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