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是官二代



    罗马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泱泱大汉也不是被一个两个人毁掉的。

    在东汉王朝破灭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出过一份绵薄之力。

    东汉这座大厦,灵帝生前一屁股给它坐歪了;张角顺势推了一把更歪了;董卓也狠狠上前踹了一脚;贾诩轻轻怼了一小下。终于,在大魔王曹操儿子曹丕手上,东汉国家中心大厦,呱唧一声,倒了。

    当然,推倒这座大厦的不仅仅只是这些人。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人,出过力进过责。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和刘诞还有着莫大的关系。

    谁呢?正是刘诞的现任爹地,刘焉

    三国志是这样事儿记载他的:

    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具体的意思就是说……

    刘焉贼拉厉害了!长得也好,身世也好,人也好,哪哪都好,是个做女婿做属下的不二人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三好学生,在大汉大厦将倾的时候顺手也推了一把。

    这一把,可以说很重很重了,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点过,emmmmmm说是压死骆驼的倒数第二根稻草倒是一点也没有错。

    这一把,现在正真真实实的在刘诞面前播放。

    前生的刘诞,一直在奇怪,灵帝脑子是有多瓦塌啊,居然会同意重设州牧这件事情。

    又是哪个大臣脑子瓦塌啦,居然提了这么一个加四倍速让大汉灭亡的计策。

    今天他总算知道了,原来!原来这个人就是——刘焉……

    抬手示意大家不用多礼,刘焉迅速走到主位。

    “今日早朝,我向皇上进言曰: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牧,借以镇守安定天下。并自请交州牧,诸位以为如何?”

    你还别说,刘焉面容严肃的站在那里,一板一眼的说出这些话来,倒还真的是有模有样。

    虽伫立而有度,面从容而存威。

    话说的很正面很积极很向上,但是隐藏的意思刘诞早就秒懂了。

    爹地这是要跑路了呢!哇呜,爹地真的是很厉害了呢!这么早就看出了乱世将至哦,不简单呐不简单!

    实际上,刘焉并没有看的那么深远。

    如今的大汉王朝,虽说宦官横行,朝政腐朽,内忧外患还连年战乱。但毕竟灵帝还年轻力壮,仍然把持着朝政。军事大权大部分也在国家的掌握之中,明眼人能看出大汉出了大问题,但是想一眼看穿灵帝身染重病暴毙,何进召董卓进京,董卓扰乱朝政等等事情……那大概就和刘诞一样,是个穿越众了。

    所以,刘焉的想法仅仅只是手握重权,镇守一方,等待时机,再做打算。

    这些,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能看的出来。

    但刘范、刘瑁两个二愣子还一脸认真、崇拜、钦佩的样子看着刘焉。

    大概他们真的相信了刘焉的话了。

    若不是知道爹地你是什么样的人,恐怕我也信了你的邪呢!

    刘诞恭敬的站在那里,心里默默想道

    刘焉面无表情的看了众人一眼,然后静静注视着董扶。意思随着这一注视,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老铁,轮到你“发炎”了。

    董扶干咳了一声

    “太常大人。京师乱式已经显露出来了,交趾远离中原,不宜作为落脚之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起头,表达的内容却一点都不简单,之后紧接着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是声若惊雷了。只见他压低声音小声道“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刘诞一惊。

    话说的都这么直白了吗?一点都不避人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