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一片混乱



    朱祁镇见到周忱的时候,有些惊讶,面前这个周忱,似乎一点都不像个官员,不像身为工部右侍郎的三品文官。

    大红绯袍,乌纱帽,束带,官服似乎有些年限了,颜色已经有些泛白,边角处似乎经过细心的缝制,把一些碎线缝了进去。

    朱祁镇看了这么多官员,就连于谦身上的官服,都比周忱的看起来好。

    周忱一点都不像个养尊处优的三品大官,反而脸色黑黄,皮肤粗糙,额头上有着深深的皱纹。这看起来,就像个常年在田里劳作的农民。

    “拜见皇上,圣躬万福。”周忱跪下行礼,他声音洪亮低沉。

    朱祁镇说道:“起来吧。”看着周忱这幅模样,看样子人称他经常在田里乡间跑来跑去是真的了,先不说本事,就凭这态度,就是个做实事的人。

    周忱起身,直视前方,这点倒像孔明,面对皇上时,绝不会诚惶诚恐的低头站立。

    在朱祁镇打量周忱的时候,周忱也暗自打量着朱祁镇,他曾经见过还是东宫太子的朱祁镇,感觉完全不一样。

    印象中的朱祁镇,虽是小孩子,但性格温柔儒雅,一双眼睛清澈无害,就像柔驯的小鹿。

    可眼前的这位,可绝不是小鹿。

    眼前的小皇帝,举止随意不沉稳,眼神锐利有光,举手投足之间,豪气万丈,威严无比。

    相比永乐皇帝的深沉威严,小皇帝更像一柄出鞘宝剑,锐利得刺人。

    “周忱,说说你所了解的,朕要知道我大明的赋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税收不上来,税收明明不高,为什么百姓依旧困苦?”朱祁镇开门见山,一招手,曹吉祥抬了凳子过来,小蝶上茶。

    “皇上?”周忱有些讶异,似乎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直接的人!二话不说,也不寒暄,更不故作神秘,直接发问。

    朱祁镇摆手说道:“坐下说,你可以理理思绪,慢慢说。”

    “是……”周忱坐下,慢慢平复心情,他以前一直自诩自己做事麻利直接,但现在见了小皇帝,才知道什么叫麻利。

    大明财政真的很乱,朱祁镇和周忱从早上说到了晚上,吃饭、喝茶、休息,甚至还在太液池畔边走边说。

    白蛟见朱祁镇没空理它,不高兴的一摆尾,激起一大片水花,沉入湖底了。

    周忱对明朝的财政状况有着很深的认识,也经常下乡寻访农夫,了解他们的苦楚。

    朱祁镇虽然对大明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是他的见识却远非古人能比,时不时提出问题,倒也是一针见血。

    周忱讲得滔滔不绝,好像酒逢知己一样,只觉自己这辈子都没讲过这么多话!

    从来没有哪个人愿意听他说这么多,而且还能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他脑子高速运转。

    更别说,这样的知己,还是皇上!

    周忱已经能够确定了,小皇帝,一定是个少年英主!

    两人一直说到天黑,周忱依旧滔滔不绝,朱祁镇认真的听着,也不打断。

    “咳咳。”王振在身旁低低的咳嗽了一声,上前说道:“皇上,时间差不多了,宫门就要落锁了。”

    周忱恍然大悟,连忙站起来说道:“臣惶恐,竟忘了时间。”

    朱祁镇笑道:“无妨,咱们明日再谈,回去以后,可以就我们刚刚谈论的问题,写封奏疏给我。”

    “是!臣一定尽心尽力,知无不言!”周忱大声说道,恭恭敬敬的行礼退下。

    朱祁镇看着周忱远去的背影,颇有些意气风发,想来,周忱也是憋屈很久了吧。

    经世之才,的确是经世之才!

    周忱的知识,对财政、赋税的了解,远在大明所有官员之上。

    大明的财政,真的是一团混乱。

    第一,朱元璋当初制定赋税较轻,越到后期,朝廷开销越大,那点赋税完全不够用。可太祖留下祖训,禁止加税,后世之君没办法,只能巧立名目,加征一些杂税,这样造成税收更加混乱。

    第二,当初永乐大帝朱棣到处征战,也耗费了很多钱财。

    第三,各部收税不统一,户部可以征税,有一部分钱财,主要是粮税、钞关(关卡税)。兵部可以征收马草税,工部可以征收林产税、捕鱼税。南京有六部,负责征收部分税收,自主运营,有粮仓、仓库、银库。皇帝有自己可支配的库房,许多时候可以从户部的国库调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