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盐州之行-第3/4页





        才刚玉堂还担心倘若想不出办法来,李承治这边会受牵连,自己不容易搭上的这条线,马上得断,照这样看,这事儿也不用担心了。

        如今一切都安全了,玉堂反而有一点遗憾:早早就走了,过几天宋军攻破夏州,将铁冶务捣毁这个热闹,就捞不着看了,可惜,可惜!自己辛苦建的功劳,自己根本捞不着看,只好等以后听别人转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堂跟李承治到盐州的时间,已经足足有两个月了。如今李副使到了夏州,职位上又有许多变动,已经不去管什么铁冶了,开始管榷市、货贸之类的事务。

        当初他们刚来了盐州没几天,就听见夏州传过来消息:宋军趁着攻打洪州,有两支人马突然北犯,一直攻打到夏州,直接把铁冶务给捣毁了。

        一开始听说这事的时候,李承治那厮还有些后怕,后悔没有提前做些防备,让宋军钻了空子了。

        玉堂提点他说道:“想一想其实也是个好事:这样一来,咱们跟宋人做的那几桩买卖,留不下把柄,以后就没了后顾之忧,副使你说是不是?”

        因为玉堂这番话儿,李承治那片担忧的心,立刻就转成庆幸了。

        却说盐州城城南有个凤梁,当年唐朝的时候,盐州本属于唐人的地界。蕃人一过来,盐州一带的汉人,不得已只好辫发左袵,重新扮成个蕃人的模样。凤梁这一带,十户有八户都是汉人。

        时到今日,这些已辫发左袵的人,互相之间说起话来,汉人的言语大多也懂得。

        在凤梁周边有一个蕃部,叫咩布族,因为他家的势力大,有不少小族便跑过来,自愿投靠在他家的帐下。年终与他们家交些赋税,一旦遇到战事的时候,众人便依赖这些大族的保护。

        凤梁左近有一个村落,村里面住着一户人家。老汉姓李,是当初唐朝时候的遗民。李老汉除了自己种田外,还时常与别人佣工耕田,做些杂事贴补家用。

        老汉膝下有一男一女,长男在咩布族族长家做事,女儿闲常也不在家,在盐州城给人弹琵琶,赚些使用。

        赶上今年的年成不好,土地干旱,禾苗旱死的有一半,眼瞅着今年没收成,马上就要挨饿了。幸而这时候传来了消息,好多人都在传话说,为了应急,李副使命人去宋朝采买了粮米,在盐州城内外平价售卖,这才让人心略微稳些。

        为了能进城买粮备荒,李老汉在别人家借了些钱来。本来想亲自进城去买粮,偏偏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这几天实在走不动路。

        没奈何李老汉只好叫别人捎信给儿子,叫儿子抽时间赶紧进城。若耽误得久了,粮米被别人买光了,那可就坏了!

        关键的时候,偏偏咩布族长家里面有事,三五天之内,李大郎根本脱不开身。

        李老汉无法,只好捎信与自家的女儿春儿,叫*春儿出面,去城里面雇一辆车子来,左右卖粮那地方,距城里只有十里地,这一趟花不了多少钱。等买完了粮,就用这车子拉回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