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茶肆交锋-第3/3页





        就这么些胡编乱造的说辞,然而旁人却信他,没觉得他说的有什么不妥。也不怪太史公《史记》做成要“藏之名山”,是不想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让这等人物看了后,被附会得错了,说出愚蠢的言论来,反挂在太史公的名下招人笑。

        一个又道:“新法这事暂且不论,我早说俺们失了养马地,便是孙、吴在世,也打他不过,败北已成定律,人都不信,如今你们怎么说?我奇怪张亢这样的人,区区读了几年书,长了针鼻儿大小的见识,竟不知羞,便要出来指点军务。”

        早先元昊没名气时,众人斥之为“鞑虏蛮夷”,正眼也不肯看一眼,眼见得宋朝这边连连败仗,许多人嘴里便改了口气,马上又自轻自贱起来。

        还有人趁机问张亢道:“既然公寿敢指点军务,不知公寿比张元如何?你觉得元昊怎么样?”张亢遂笑了道:“世无英雄,使元昊、张元等辈成名!区区鼠辈又何足论?!”因这个话儿,众人模仿着张亢的口气,把张亢说的话儿又学了一遍。

        还真别说,与张亢说话听他吹牛,能增添一乐,众人在一块都捧腹大笑,这动静几乎把屋顶都掀翻了。好几个交头接耳的,凑在一块儿评价说,张亢这鸟厮牛皮太大,在应天府若说他排第二,没一个敢称是吹牛第一的。

        一个言道:“我看不惯范仲淹那样太把自己当回事的,闲来无事弄出个新政,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来。任他们再说得天花乱坠,我偏就不信。”

        旁边有一个努嘴道:“一个劲儿夸奖东京有多好的人,必然是头一回去东京。那厮们先前夸新政,好比是头回进京的村汉,处处都好;如今有人跳出来骂它,好比是这村汉在东京住了三天,碰上晦气,甚么都坏了。又或者是索要名利讨官不成,心中有气。名利只恁地好使!”

        回他的便道:“名利是个好东西:你若有名,一世不娶,五百年后亦有人赶着认你做祖宗。你若没钱,亲儿子见了也不待见你。莫小看了张亢这厮,此人深谙抵巇之道。他见范仲淹搞出了一个新政来,名气一下子涨了不少,意欲取而代之。若不称了他的心意,下一个张元便是他。”颇有几个人信了这话儿,将眼惊惧地看张亢,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出些谋反的端倪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