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提点-第2/4页





    “只要把路修好,以后大唐的百姓必将人人有肉吃,人人有绒衣穿,这样不仅可以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又可以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

    “只要经过十来年,吐蕃的百姓享受到了好处,对大唐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到时候谁又还想造反生事?”

    “最主要的是,吐蕃不仅能给大唐供应源源不断的肉食、奶质品增强大唐百姓的体质,更能供应战马对付那些不听话的蛮夷,两全其美之事,何乐不为?”

    听到杨帆的分析,李恪听得神采奕奕,一脸敬服,站起身来恭维道:“忠义侯果然大才,本王佩服,这些东西本王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来呈给父皇,让新任的都督严格执行。”

    “殿下过誉了!”杨帆笑眯眯的看着李恪,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玩的这一手,看似属于降维打击,不过在另一时空属于别人玩剩下的。

    前世十五世纪左右,欧洲国家的圈地运动就与这种大同小异。

    不过,在唐朝,杨帆敢保证,只要依策行事,自此以后,吐蕃便会逐渐融入大唐,再无一丝异心!

    如果灵活运用,也能在其他国家身上使用。

    不管是古代还是以后,只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把住,那还不是想怎么揉就怎么揉,这就是后世漂亮国所挥舞的经济大棒。

    只要大唐成为世界的唯一霸主,挥舞经济大棒便能得心应手,想要一个国家崩溃,不过是抬手之间的事。

    夕阳斜照在军帐,泛起了一层金黄,李恪与杨帆两人相对而坐,气氛有些诡异。

    李恪想了很多,但越想越觉得这种策略潜移默化的可怕,甚至觉得有些喉咙发干。

    如果这样的策略能够用在大唐征服的每一片土地之上,以后大唐的疆土将是何其辽阔,而且不用出太多的人力物力便可让其臣服。

    杨帆这家伙也太妖孽了,年纪轻轻便想出如此谋国之策,简直是不敢想象。

    虽然自诩文武全才,但李恪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差杨帆远矣。

    震惊,敬佩,甚至带有一丝的忌惮……

    此时,李恪眼中精芒闪闪,凌厉如刀,就连帐内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几分。

    杨帆却大咧咧的斜歪在椅子上,神情很是惬意,却不是因为被李恪的气势所慑,这只是他的习惯罢了。

    他当然能够猜到李恪心里的内心活动,不过杨帆却并不想出言解释。

    倒想看看这个历史上吹嘘得文武双全的李恪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到底是一个真英雄,还是一个伪君子。

    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滚热的茶水在口腔里翻滚几道,缓缓咽了下去,一股幽香残留在唇齿之间,让杨帆心脾气爽。

    看着杨帆泰然自若的模样,悠闲的神情……令李恪勐地一惊,俊美的面庞露出来一丝愧疚,赶紧抱拳赔罪:“请忠义侯莫怪,刚刚本王着相了。”

    作为他的救命恩人,杨帆想出如此为国为民之策,反倒让他嫉妒,甚至生出忌惮之心,实在不该。

    杨帆暗暗点了点头,这个吴王殿下倒也心怀坦荡,算是一个可交之辈。

    如果李恪敢虚情假意的掩饰,以后杨帆定然会与他划清界限。

    更主要的是,李恪只是一个亲王罢了,对他造成不了什么危胁。

    从目前来讲,两人并没有成为敌人的可能,因为杨帆自始至终都没有造反的念头,起码从目前来讲是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