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提点



    见李恪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杨帆反倒不着急了,对着一旁的亲卫挥了挥手道:“让伙房备一些吃食和水果,吴王殿下大驾光临,可不能怠慢了。”

    “诺!”亲卫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去。

    虽然李恪心如猫爪,但也只能无奈的笑了笑,谁让自己这个亲王的身份在杨帆面前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是别人听到自己的请教, 早就急不可耐的表现了。

    说什么不敢怠慢更是扯澹,连茶水都不给本王倒一杯,还想咋的?

    不一会儿功夫,各种烤羊肉、烤牛肉一下子全端了上来,满满的一桌荤菜,桌上唯一的绿色也许就是窖藏的葡萄了。

    满满的一桌肉,色香味俱全,可惜李恪心中有事, 一顿饭吃下来食不知味。

    杨帆似笑非笑的瞅了李恪一眼,揶揄道:“怎么?殿下觉得不合口味?”

    李恪苦笑一声:“忠义侯就不要打趣本王了!”

    杨帆倒也没有故作姿态,指着满桌子剩余的肉食说道:“殿下觉得我们这顿饭奢侈么?”

    “这不是吐蕃平常百姓的吃食吗?”李恪微微一愣,不由自主说道。

    杨帆微微一叹,说道:“确实,这只是吐蕃平常百姓的一顿饭而已,可是这样的一顿饭,在我们大唐的百姓家里,这是几年或者十几年都不能吃上的大餐,那殿下说说,吐蕃到底是富足有余,还是穷乡僻壤,属于苦寒之地?”

    这番话顿时让李恪陷入了沉思。

    是啊!

    如果说吐蕃百姓穷困潦倒,别人却顿顿大鱼大肉, 可以说富足有余。

    可他们却每次连过冬的食物都难以为济,简直是自相矛盾。

    想不出个所以然,李恪只能一脸希异的望着杨帆, 因为他知道杨帆不会无地放失。

    只见杨帆拿起茶杯润了润喉咙,笑着道:“要我说,吐蕃其实属于一个聚宝之地,这里遍地草原,水草丰盛,适合放牧,尤其牛羊成群。”

    “可是由于山高路远,不便于运输,这些牛羊很难运输出去贩卖。”

    “一到秋天,牧草枯萎,大量的牛羊只能忍痛宰杀,导致很多牧民连冬天都很难熬过去。”

    “这也是游牧民族一到秋冬便会去中原抢掠的原因,因为他们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李恪还是有些不解,满脸疑惑的问道:“这与忠义侯的策略有何联系?”

    杨帆盈盈一笑,解释道:“不管是什么民族,不管是什么人,生存是第一要务,如果吐蕃百姓能够用这些牛羊换取足够的粮食过冬,你想他们还会拼着性命去抢掠么?”

    李恪顿时豁然开朗。

    是啊,如果能有安定的生活, 谁又想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

    一旦吐蕃百姓安定的日子过惯了, 只要努力便能用手中的牛羊换来足够的粮食等生活用品,又有谁想把大唐当成敌人,供着还来不及呢!

    可是李恪很快想到了难题。

    吐蕃山路难行,即使这些牛羊能够作为交易,大唐也很难运回去,与他们做生意岂不是赔死?

    杨帆当然看出来李恪心中所想,摆了摆手道:“殿下不用担心,等我回到长安城,会请陛下恩准,让一些死囚或者一些罪犯把来往于吐蕃和大唐的官道扩一扩。”

    “另外,某会让大唐商会在吐蕃组建一处大型的加工中心,例如羊毛、羊皮可以制衣,葡萄可以制成葡萄干或者葡萄酒,羊奶、牛奶等可以制成长期储存的制品,即使活的牛羊也便于运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