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末班车-第3/3页





    沈向阳好笑道:“原来在这准备着呢!”

    周不器道:“一方面吧,用户登录Helo后,有多少人会闲着跟Rokid聊天?都去找好友聊天了。只有在手机上,用户没流量上网,才会更有兴趣跟Rokid发短信交流。要么问一些问题,要么调侃一下智能机器人。”

    “其实这机器人的背后,是人类。”

    “这多好啊,既训练了人工智能,又培养了用户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打响了Rokid的知名度,这将是国内第一款也是最著名的人工智能。未来会有大战略!”

    “投入不小啊。”沈向阳顿了一下,有点心疼,“SP业务,每月开支50万。养100个客服,每月还要50万。Rokid的研发团队,这需要高级的技术人才,花费就更高了,每个月要150万。”

    其实就是研发的环节最花钱。

    人工智能的技术含量太高,月薪2万都算低的。紫微星研究院杭城分院一共有30人左右,其中有25人是研发人员,平均工资30k。

    花了这么多钱养了一群专家,很多年都看不到回报,一般的企业还真不敢做。

    后世,国内兴起了一波人工智能热,国家给了很多的钱扶持行业发展。

    同行们是怎么做的?

    除了几个大公司在认真研究,更多的公司做人工智能不是在招聘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家,而是在招聘才思灵敏的客服人员。

    什么意思?

    就是这家公司制作出来的机器人,背后根本就不是人工智能,是通过联网接通到背后的客服人员。

    前台是机器人在演戏,后面是真人在对答如流。

    好似唱双簧。

    客服人员经过培训,可以妙语连珠,不停地抖机灵,欢声笑语把外行耍得团团转。

    名声有了,大把的钱也到手了。

    那些真正投入巨资做人工智能研发的公司,因为做出来的人工智能比那些客服“人工智能”的效果差太多了,反而会受到社会批评,认为缺乏技术含量。钱没赚到,还挨了骂名。

    周不器当然要真的搞研发,要先人一步地推动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不过,这也给他提了个醒。

    早期的人工智能,水平太差了,即便是十年以后,水平依旧很差。

    可以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默默研发,巨资投入,辛苦付出。吃力不讨好,不争朝夕只看未来。

    一条腿,招客服。

    用真人客服来弥补人工智能的不足,给用户带来惊艳又耳目一新的感觉,打响Rokid的名声,享名又有利。

    研而不发是不行的,推动Rokid进入SP业务,搭上末班车,就是要回回血。

    能赚一笔是一笔。

    周不器一挥手,“人工智能是战略,通过Helo和SP业务,打响Rokid的品牌比什么都重要。你放心,100个客服人员,算在Helo头上。SP业务的开销,也跟研究院无关。不会苛勒你这个院长的科研经费。”

    沈向阳哈哈一笑,“那还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