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预防大公司病-第3/3页



  他此前是北大光华学院的副院长,也是管理学专家。

  贺阳苦笑道:“恰恰人性是最难解决的!小项目团队无力推动技术,技术就没增长;大研发组对结果不负责,就享受不到业务增长红利,积极性就不够。资源分配也是问题,沟通过程会变复杂……”

  许亮杰坚定地支持这个方向,“咱们必须要未雨绸缪,预防大公司病。不能得病了再治,要提前做预防。‘小皮肤、大研发’的思路,一旦做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基本上是五五开。

  周不器最后总结,笑着说:“我最近看了糗百的改进,做的很不错嘛。这证明了我们当初投资酷六网的正确性。我们从酷六拿到了相关的材料和数据,对广告和创业者的分成模式有了积累。这推进了糗百的完善。开放平台要把这两个案例做汇总,做好广告分成。”

  张一明点点头,笑道:“已经在做了。有了案例参考,比摸着石头过河好多了。”

  周不器拍手叫好,“这句话说的很对!要有案例参考,咱们现在的讨论,有点像瞎子摸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酷六的案例,糗百和开放平台的广告分成功能,就可以顺利完善。这次也是一样。组织结构不能轻易动,动坏了要出大问题。不过,可以先做个小实验。这次做修图软件,就是不错的机会。同时成立三个前端的小项目组,然后总部以大研发组的形式提供模块化的技术支持。先做着!看看成果!”

  所有人都认可“小皮肤,大研发”的思路,可全世界的企业都没有过这样的组织结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要承担风险的。

  紫微星要做这个第一,同行是指望不上了,硅谷也挨不着。

  只能是自己做实验,一步一个脚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