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军情



朱载圳没有去军营。

只找到的周君仁提起了这件事,周君仁瞬间就在府衙待不住了。

就连朱载圳给他还回来的五千两银子,都无法让周君仁镇定下来。

一个鞑靼三两银子,十个就是三十两,一千个就是三千两······

对于二殿下的话,周君仁没法不相信。

人家不缺银子,只是缺少一个花银子的地方。

“三殿下,我这就回军营给我父亲说说这事,保证一准能成。”

迫不及待的样子,让朱载圳觉得自己的抽成,十拿九稳了。

没事个人抽成一两银子,长久的算下来,都是一个可观的收益,重要的是无本买卖。

“好,本殿下就等你的好消息。”

朱载圳大气的一挥手,眼睛,眉毛都笑得开心了起来。

二哥要人来帮着修路,挖矿,他也需要这些人来给他养马,养牛,养羊。

朱载坖已经答应他,只要畜牧办起来,就会用超出市场一成的价格来购买。

简直就是送给他钱花。

两头赚,不用多久就会比在京师的大哥,大姐们都有钱。

大同的变化,一天一个样子。

几乎任何人都在发财,只有他们这些军汉眼巴巴的看着,心里还在期待着周将军的三儿子,能够给他们要到一个可以赚钱的好营生。

周君仁再次回到上军营之后。

身边围着的人,嘴巴就没有停歇过。

“三儿,殿下给咱们了一个什么生意?”

“是不是赌坊?”

“想啥呢?说御河边上的工坊还差不对。”

“时间对不上,俺觉得刚刚成立的马车行,应该没有问题。”

“······”

林林总总各种猜的,几乎把朱载坖弄出来的所有生意都说了一遍。

任谁都明白,这些生意可是日进斗金。

二殿下财神转世的名声,更加的深入人心。

“都不是,不过二殿下确实给咱们了一个大买卖。”

周君仁说着,还拿出了带出去的银票。

“我带走了三千两,拿回来了五千两,每个出了银子的人都按照各自的份额来分,周将军呢?”

“听说是大同前卫有蒙古鞑靼的消息,前几天老将军带人前去查看了。”

有人回答道。

“啊!这些浑蛋又来,不知消息是真是假,会不会惊扰了圣驾?”

周君仁的美好心情,瞬间因为此事变得忧心忡忡。

“应该不会,一年到头这些草原莽夫总会来几次,哪一次胜过咱们手中的刀剑。”

另一人握了握拳头。

如今的大同,可是和往年不一样了。

不少人的妻女们可都生活在此地,以前生活苦,现在谁家没有余粮?谁家还不攒上几两银子?

当然,话是这么说。

不少人还是心中忌惮,每一次的战斗,都是会死人的。

“整军备战。”

突然军营外面,跑进来一骑。

边跑还边喊着:“传周将军命令,鞑靼犯边,全军备战。”

同时手中还扬起了一面牌子。

周君仁先是一怔,感觉这次来犯之敌,不同小觑。

随即心中就是狂喜。

“哎呀,天大的好事。”

一声惊呼,惹得周围心中忐忑的人无不侧目。

“二殿下可是说了,一个活着的鞑靼换银子三两,这难道不是好事?”

生怕被扰乱军营治罪,周君仁立刻就说了来龙去脉。

军营中的气氛转变的很快。

前一刻还是凝重的山雨欲来,后一刻仿佛将要过年节一般的磨拳搽掌。

每个人都从来没有想过,赚银子会这么快的,而且还是他们最擅长的强项。

鞑靼不是打不过,而是打过了也没有多大的好处,人口是军功,同时也是消耗粮草的负担。

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成了行走了银子,谁还不稀罕?

与此同时。

在大同的嘉靖也接到了边关的军情。

面色阴沉地坐在主位上,早就没了前段时间的悠闲。

“皇上,咱们回京吧。”

黄锦不管其他,皇帝的身家性命,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大同的边患,自然有将军士卒们去解决。

皇帝在不在都没啥多大的区别。

嘉靖冷冷地看了黄锦一眼。

蒙古人没有打过来之前回京没有一点问题,现在人家打过来了,自己再跑了的话,很可能大同就没了。

他没打过仗,可历史上这种事情发生的还少吗?

“皇上,大同军如今士气正旺,周将军也是百战老将,鞑靼来袭,必定不能越雷池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