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嘉靖的反垄断



“因为那时整个大同的百姓们,还没有如同现在这么疯狂。”

头铁的龙大有,仿佛同不懂嘉靖得讽刺,只是陈述者自己看到的现象。

一夜之间让穷人暴富。

然后又一夜之间让富人变成穷光蛋。

贫富之间的转换实在太剧烈了,而且毫无规律可言。

“赵锦,赵巡抚,你也觉得是如此吗?”

“回皇上,臣只是觉得,二殿下此举有伤皇家颜面,经商已经不可取了,现在还公然开办赌坊,若上行下效,又不知多少人家会家破人亡。”

此赵锦不是刚刚中进士的那个赵锦。

北直隶顺天人士。

在京师的人脉很广。

此人也开口言说嘉靖就要多考虑一下,是不是整个大同都是这种想法了。

思索了一下嘉靖道:“上行下效?这个办法不错,爱卿还是看问题看得透彻。”

赵锦一怔。

仿佛没有听明白嘉靖华中的意思。

忍不住抬头诧异的看了过去。

“朕也觉得,一家独大不算好事,所以打算让朝廷拟定相关条陈,允许一个县城最多开办五家赌坊,超出数额按照违反大明律抄没所有。”

嘉靖越说越觉得自己想法很不错。

儿子可以因此而赚钱,为何官府就不可以自己开办一个相同的赌坊?

还可以分出三个,收取一个经营许可的费用,另外还有税收。

经营赌坊的人多了,不久没有人会那这件事说事了吧?

赵锦傻了眼了。

他的意思是关停搏戏楼,怎么皇上还想着扩建类似的名额?

有心想要拒绝。

却又想不出拒绝的话。

怕是他今天敢断人财路,明天就一定会蹲大牢,而且还是抄家的那种。

“皇上所言极是,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转眼赵锦就转了话锋。

“那就这么办,爱卿尽快拟一个奏章,等到朕回京之后,再和内阁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顺利的通过。”

嘉靖现在用的手段就是拖。

多拖一天,独门生意就会多一天的利润。

找皇帝的人,来得快去的也快。

等到朱载坖知道整件事情的过程,都差点以为自己的父皇学会了反垄断的知识。

不然怎么会举一反三的瞬间想到这种办法?

异常的反对声音,也在渐渐地沉寂。

正在大同如火如荼的开展基础建设的时候。

朱载坖的身边也来了一位新的朱家子弟--朱怀埢。

“殿下的手段就是高明,给百姓们发银子干活,最后又通过赌博把银子赚回来,百姓们还得对您感恩戴德。”

见面之后,这是朱怀埢满含崇拜的第一句话。

说的朱载坖满脸漆黑。

“说得好,以后不要再说话了。”

旁边的朱载圳小脸上憋着笑。

很少看到自己的二哥吃瘪,若不是三位最好的画师,已经送给了他父皇,朱载圳绝对会让人画下来,作为自己的珍藏。

不开心了,就拿出来开心一番。

朱怀埢还以为是朱载坖在垮塌。

得意了好久,最后因为做过镇国中尉,被派去了御河边上搞保卫工作去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转眼就到了夏收。

这一年的大同夏收,田地最多的人家,反而是最难熬。

大多数人都去给朱载坖干活了,反而士绅们想要雇佣便宜点的短工,都得花费大价钱。

最后一算账。

哪怕是把粮食翻倍的价格售出,都只能保本。

穷人及阿九没有这点顾虑了。

田地本就少,收割起来也很快。

卖不上价钱,还可以留着自己吃,反正赚钱有方向,也不怕没钱缴税。

正在朱载坖以为这些士绅们已经意识到,土地产出不能保值之后会转向工业,促进更多的人就业时。

却忘了人家根本就时候从根本上不愿意吃亏。

既然百姓们手中有银子了。

那么粮食的价格翻一倍保本,也可以翻三倍,翻四倍。

反正水涨船高。

怕什么?

夏收结束之后,一天徐渭一脸为难地找到了朱载坖。

“殿下,如今大同的粮价飞涨,一斗米是以前的五倍还多了,在下想,要不开放官仓平抑一下粮价?”

一斗米原来是五文钱,如今涨了五倍就是二十五文钱。

大明的物价,朱载坖心中有数。

他给工人们开的工钱是每个月二两银子。

算下来就是巨款了。

“暂时不用管,再看一段时间。”

朱载坖心中算了一下,一个月的工钱足够一家人吃上许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