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无罪,怀璧其罪十七-第2/3页





    结果,他还不及碰到茶碗,便被濮王妃一只纤纤玉手挡下道:

    “不必了……我也是爱喝凉茶水的。”

    媚娘抬头,又仔细地看了濮王妃一眼,这才突然笑道:

    “人人都说濮王妃温和柔顺,却也太过寡言木讷,着实与生性活朗,喜闹爱欢的濮王殿下相性不合……

    可今日看来,却非如此呢!”

    濮王妃正端了凉茶水往口边送,闻得这言不由笑道:

    “不知娘子此话怎讲?”

    “可不是么?

    俗语云,喜凉爱寒,多半心热过旺;掌心冰凉,其人却情义两担……

    如此看来,王妃娘娘,可不正是这样的人么?”

    濮王妃闻言,只笑不语。

    良久,她才悠悠放下茶水道:

    “说起来,今日朝中,却是颇有些异动……

    不知娘子可曾知晓?”

    媚娘闻言,却兴趣缺缺道:

    “这大唐朝中,太极殿上……

    哪一日不是异潮暗动?

    太极宫住了这么些年,早就已然是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了。”

    她淡淡一笑:

    “眼下……

    似乎都当真成了习惯了。

    每日每日,总会有些新的敌人出现。

    每日每日,也总会有些新的事情发生……

    习惯了,也就知道怎么从这些事情中,寻得一方平静了。”

    濮王妃点头赞道:

    “果然,娘子豁达。

    不过今日之事,由妾这个局外人看来倒也有几份趣意。

    那皇后自不必说……

    便说一说这崔贵妃……

    今日这般一折腾,只怕她日后,却等同一脚踩上了后位了呢!

    果然……

    氏族出身的女子,就是不同凡响。

    只不过小小地换了一下奏疏的上下位置,便赢得数步先机。”

    媚娘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放下茶水道:

    “果然王妃娘娘是个世外仙人般的人物,自是对这朝中之事,不甚了解……”

    濮王妃倒是一笑,有些害羞道:

    “妾实在对此事一窍不通,若论诗文画墨……

    妾倒还算得上是略知一二。”

    “娘娘客气。”

    媚娘眼见濮王妃有意探问,也不隐瞒,光光磊磊地道:

    “此番之事,只是主上借机行事罢了。

    那崔贵妃不过是因着主上有心整治一番皇后,而得了运气有了这好处便是。”

    濮王妃一时哑然,半晌才叹道:

    “果然主上心思缜密……

    如此一来,只怕崔王二氏,便当真要撕破了脸。

    而这氏族一系中,又是崔王二氏最大。

    往常里二氏还好歹维持着最后一层联系……

    如今这一闹将开来,便是再难合拢了。”

    濮王妃一壁说,一壁笑叹:

    “果然……

    天下之人,难出帝王之术啊……

    只不过一张小小的奏疏先后之序,便能使得多年坚如铁桶的氏族一派,瞬间裂为两半。”

    媚娘却摇头道:

    “王妃娘娘这般说,却是错了。

    其实这天下之间,本就无什么一槌定音之事。

    此番之所以一计得成,全因之前多年相力之果。

    否则若无之前从先帝将逝时起,治……主上便开始的多年苦心经营……

    又怎能有今日一朝制胜之举?”

    濮王妃点头,却笑道:

    “所以才说,这当今主上,果然是大慧之人。

    只怕此番,王皇后是认定了崔贵妃欲借此机会,扳回一局……

    想必她到现在,还在努力地寻找着那根本不存在的,崔贵妃贿赂了主上身边的侍疏小监们更替奏疏位置的证据呢!”

    媚娘点头,肃容道:

    “不止她在找,只怕还有一人,也在找。”

    濮王妃一怔道:

    “谁?”

    “太尉大人,元舅公,长孙无忌。”

    媚娘淡淡道:

    “他……

    近些日子以来,可是直将双眼,都盯着主上的一举一动呢!”

    因着李泰之故,濮王妃也略知些李治之意,自然也想得到,有些事李治希望长孙无忌越晚知道越好。

    或者说,某些李治的真实性格,长孙无忌若是太早知道,必然会掀起一场大风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