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罗地网(一)



“你怎么看?”

 看了一眼发问的陆勇添,又转过头去,盯着远去的车辆看了一阵,戈武才摇了摇头,转身朝停在后面的越野车走去。他没有回答,也不用回答,因为陆勇添用的反问语气,表明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相信那两个俄军特种兵说的鬼话?那是嫌弃自己的命太长了。

 只是,也不是全都不信。

 到底该不该信,以及信哪些,得看实际的情况。很简单,就算安德罗波夫是智商超过了一百五的天才,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编造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谎言,必然要透露一些真相,准确说是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来掩盖真相。也正是如此,才要对安德罗波夫提供的信息加以甄别。

 不过,那是需要让滕梓臻与赵诗棋操心的事情。

 依靠戈武带在身上的麦克风,滕梓臻与赵诗棋听到了两人交谈的事情,而且肯定会立即展开调查。说不定,军情局已经对获取的情报进行对比,还联系了滕梓臻,并且对行动重新做了部署。

 很快,两人就回到越野车上。陆勇添主动走向越野车的右侧,坐上驾驶位,戈武没有跟他争。

 “等追上他们之后再叫醒我。”

 “行,你安心休息。”陆勇添点头答应了下来,没有跟戈武多说什么,毕竟跟俄军特种兵交涉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更何况,只需要一名司机,接下来还有任务,没有必要让两个人都醒着。

 此外,陆勇添询问戈武,并不是搞不清楚真假,而是在制造话题。

 不管怎样,戈武离开部队之后就杳无音讯,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不止陆勇添,其他战友都很关心他。虽然时机不大好,但是等下见到滕梓臻他们,当着其他人的面,很多事情更加不方便询问。

 当然,陆勇添知道,戈武上车就

 睡觉,其实就是在逃避,或者说不想提到过去几年里发生的事情。

 他要是不想说,问了也没用。

 至于从俄军特种兵那获得的线索,肯定有价值,只是价值到底有多大,以及哪些线索真实可信得问滕梓臻。

 站在个人的立场上,陆勇添肯定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关键不是那两名俄军特种兵,而是他们舍命救出来,结果却因为伤势太重而丧命的情报人员。

 那人叫尼古拉,不过肯定是化名。

 在陆勇添的认识中,俄国的间谍都自称“尼古拉”,等于“尼古拉”是所有卧底情报人员的统称。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很多国家的情报机构都采用类似的方法,避免在日常交谈当中提到“间谍”这类敏感词汇。比如美国的间谍大多数叫“山姆”,英国的间谍则经常化名为“约翰”。

 当然,名字也就是一个代号。

 按照此人所说,他在十几年之前,莫斯科当局决定出兵叙利亚的时候,就以车臣极端组织成员的身份来到中东地区。他的任务是打入极端组织内部,为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提供情报支持。主要任务是对付那些打着***武装的旗号,却在暗中跟欧美合作,把俄罗斯当成敌人的极端组织。只不过,在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之后,基本上所有***武装都演变成了极端组织。这些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发起的恐怖袭击,不但针对俄罗斯,还导致大量无辜平民遭到殃及,更是在为欧美的军事干预服务。比如美国发动空中打击的理由,就是这些极端组织的杰作。

 必须承认,尼古拉在此后几年提供的情报,帮助俄军与叙利亚政府军沉重打击了***武装。虽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可以说,就是有了尼古拉这些情报人员,巴沙尔证

 权才能在内战中反败为胜,俄罗斯也才能依靠少量的兵力投入,在叙利亚战场牵制大量欧美国家的军事力量。

 正是如此,尼古拉成为了俄国情报机构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卧底情报人员,也就是通常说的间谍。直到近几年,随着巴沙尔政权逐步完成对偏远地区的扫荡,各路***武装因为羸弱的表现被欧美抛弃,叙利亚内战进入到毫无意义的“垃圾时间”,尼古拉才退出情报战线的前沿地带。事实上,要不是后来发生的这档子烂事,尼古拉或许已经回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也就是在三个月前,尼古拉收到联邦国家安全局下达的命令,让他密切留意跟俄罗斯有染的极端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