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走投无路(六)



在军医开始处理伤口的时候,戈武才从这间破败的,看上去像是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房屋里退了出来。

 说是房屋,更像是窝棚。

 建在半山腰上,山坡下面就是一块一望无垠的草原。从所在的位置看,这间窝棚应该是附近的牧羊人搭建,不但能遮风挡雨,还能够住宿过夜。只不过,也有可能是几十年前的两伊战争时期修建的哨所。只不过,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从附近的环境看,也不会有人在夜间来这里。

 翻过山脊,东边那条山脉就属于伊朗。

 因为靠近边境,东边的高原挡住了来自海湾与地中海方向的水汽,拥有相对较为充足的降水,所以在山坡下面,才形成了罕见的草场,成为了附近十几个村庄的数千名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屋顶已经垮塌,周围全都是灌木,非常的隐蔽,哪怕是从空中俯瞰都很难发现。

 陈伊万通过微型无人机,发现了这个地方,并且规划了一条最短路线。也就是在陈伊万的支持下,戈武他们只用了半个小时。要是耽搁久一点,安德罗波夫他们舍命救出来的那个家伙肯定凶多吉少。

 其实,那人现在的情况也不乐观。

 戈武也很感叹,如果早一点赶到,哪怕提前几分钟,或许都能及时做手术,减缓体内的出血速度。

 只是,没有“如果”的说法。

 在决定帮助俄军特种兵之后,戈武他们就快马加鞭,以最快速度向东前进,追赶美国情报机构的行动人员。差

 不多五公里的山路,戈武他们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钟。

 在戈武他们赶到的时候,美国情报机构的行动人员已经追上了俄国特种兵,还控制住了局面。

 当时,戈武他们也心急如焚,只不过爱莫能助。

 那些美国佬能够追上俄国特种兵,提前在边境地区埋伏下来,并不是本事了得,而是获得了支持。在边境东边的夜空中,有一架美国的大型无人机,用光学照相机与合成孔径雷达监视整个边境地区,掌握着俄军特种兵的一举一动。也就是依靠无人机的支持,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人员才能提前埋伏下来,在俄军特种兵到达后发起偷袭,打得俄军特种兵措手不及。

 不然的话,安德罗波夫这些俄军特种兵早就通过了边境。

 只是,有那架大型无人机在,戈武他们只能干着急。不要说他们人手有限,正面交战未必能够击败美国佬,哪怕干得过也逃不掉。交战的边境地区在伊军炮兵射程内,美国佬占了上风,加上想要抓活口,才没有呼叫炮火打击。如果美国佬落于下风,就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呼叫炮火支援。事实上,只要戈武他们被美国的无人机发现,就无法顺利救出被困的俄国特种兵。

 所幸的是,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久,准确说是在美国佬掌握主动权之后不久,那架大型无人机就飞走了。

 戈武他们没有看到,而是陈伊万用三角定位法,发现无人机在向西南方向,也就是

 美军中央战区司令部所在的方向飞行。关键是,无人机转向之后,与前方行动人员的通信频率就明显降低。朝西南方向飞行大约十五分钟之后,无人机就没再发出无线电信号,表明已经进入到自动驾驶状态。返回后方基地要飞行几个小时,而在此期间,并不需要后方的人员进行遥控操作。

 在自动飞行模式下,尤其是返航阶段,无人机上的侦查设备一般处于关闭状态。

 其实,无人机在十五分钟之内能飞行几十千米,而通常使用的光学侦查设备的探测范围通常也就只有几十千米。

 收到陈伊万发来的消息,得知无人机飞走之后,戈武他们立即采取了行动。

 在陈伊万的支持下,也就是利用微型无人机提供的战场信息,戈武他们分成了五个战斗小组,只用十多分钟就干掉了二十多名美国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与损失,戈武他们尽可能的保持了隐蔽。

 显然,有心算无备,这样的战斗根本没有悬念。

 在行动开始后,戈武才收到滕梓臻发来的消息,指挥俄军特种部队的就是之前在叙利亚遇到的安德罗波夫上校。除了临时补充的十来名特种兵之外,主要人员跟随安德罗波夫参与了塔克斯村的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