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其不意(二)



夜幕落下,嘈杂声消散,转眼之间村庄内外就变得寂静无声。

 不过,只维持了几分钟。

 “哒哒哒……”

 “嗵嗵嗵……”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枪声,火光印红了夜空。

 恐怖分子有备而来,不但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还使用了重机枪。

 根据枪声,村子的北面至少有两挺KPV在开火。

 这种机枪一般由ZPU—2枪架,以双联装的方式安装在皮卡上,用五十发弹箱或者一百五十发弹链供弹。即便采用普通的钢芯枪弹,都能打穿几百米外的半米土墙。使用穿甲弹与穿甲燃烧弹,还能够对付武装直升机与轻型装甲车辆。面对KPV洒出的弹雨,砖瓦结构的建筑物根本挡不住。

 所幸,村民也早有准备。

 整个白天,自从恐怖分子在清晨到达之后,马利克就把村民发动起来修建防御工事,加强村庄的防御部署。外围的村舍全都得到加固,还用沙袋在路口筑起街垒,堵死进出村庄的道路。马利克原本打算在村口挖一条五米宽的壕沟,不让恐怖分子的装甲皮卡进入,只可惜没来得及。

 挡不住恐怖分子的装甲皮卡,其他防御部署全都是摆设。

 村口方向,一直有人在指挥战斗。

 不是别人,就是马利克。

 下午在部署防御的时候,滕梓臻就觉得很奇怪。就算马利克曾经是国家队的运动员,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见过大世面,那也不是万事通。在开始,也就是吃晚饭的时候,马利克才告诉滕梓臻,他从国家队退役之后加入叙利亚国防军,先后担任排长与连长,指挥一百多人的队伍。在内战爆发之前,他已经当上少校营长,不过在内战爆发后就退役回家。因为有服役经历,还带过几百人的队伍,马利克才当上了村长,在过去几年里多次指挥村民击溃来犯的恐怖分子。村民使用的武器,就是在跟恐怖分子的战斗中缴获的,只不过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与损失。

 因为保得一方平安,所以马利克在河谷地区也小有名气。

 只是,这次的情况却不一样。

 不到一个小时,村口就燃起大火,有人在大声喊叫,还有人在的大声招呼,让守在村口的村民撤回去。

 随后,村口附近发生大爆炸。

 腾起的

 火球照亮了整座村庄,也同时照亮了村庄外面的敌人。

 就算在几百米之外都能清楚看到,恐怖分子的装甲皮卡已经推进到了村口附近,正在用重机枪扫射村口的堡垒,压制顽抗的村民。还有恐怖分子在皮卡的掩护下靠近村庄,用火箭筒对付村民守卫的房屋。

 爆炸就来自一枚火箭弹,从腾起的火球看,很可能使用的云爆战斗部。

 这东西其实就是特种燃烧弹,在爆炸之后产生超过两千摄氏度的高温,耗光爆点周围的氧气,特别适合用来对付堡垒之类的防御工事,或者城市里的建筑物,用来对付村舍也不会差到哪去。

 火箭弹的射程不超过三百米,才需要装甲皮卡伴随掩护。

 如果守卫村庄的是正规部队,哪怕有几挺机枪,也早已击溃恐怖分子,不会让恐怖分子靠近。只可惜,村子里只有村民,能够作战的壮年男子总共不到十个,而且武器只有几支膛线都快磨光的突击步枪。至于那几支栓动步枪,就算还能用,也没有几发子弹,更像是拿着壮胆的烧火棍。在过去,只是应付恐怖分子的骚扰,问题还不大,毕竟恐怖分子不会跟一贫如洗,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村民拼命。更何况,就算打赢了也未必能获得跟付出对等的好处。洗劫一座村庄的收获,恐怕还换不回消耗的弹药。可现在,要靠几条步枪挡住数十名恐怖分子,显然是痴人说梦。

 要不是提前构筑了防御工事,以及马利克等村民是退伍军人,恐怖分子也不会在村庄外面折腾这么久。

 随着村口的堡垒被火箭筒炸上天,村庄外围的防线还是被恐怖分子攻破了。

 白天那点时间,只够在村庄外围部署防线。

 随着恐怖分子攻入村庄,场面变得十分的混乱。马利克他们没有放弃,仍然在依托村舍顽抗。虽然在下午,马利克告诉所有村民,因为收留了来自中国的工程师,所以就算是放弃抵抗,恐怖分子也不会手下留情。当时就有人提出,在村舍里面安放遥控炸弹。但是真的打起来,把家园变成焦土,却不像说话那么简单。更何况,根本就没有炸药可用,连弹药都是寥寥无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