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其不意(一)



“这边发生过战斗。”

 抬头看了眼已经落到半空的太阳,戈武才朝站在山丘的顶部,一边比划着,一便朝着他大声吆喝的赵诗棋点了点头。喊得很大声,动作也非常夸张,生怕戈武没听到,或者没有注意到一样。

 赵诗棋又喊了几声,戈武没理她,继续朝山丘西边走去。

 想到戈武肯定是发现了什么,她没再大喊大叫,从沙丘上面跑了下来。

 “沙丘那边有很多弹壳,足迹朝东边去的。如果那人摆脱了恐怖分子,就肯定藏在东边某个地方。”追上戈武,赵诗棋才说道:“这里靠近边境,不管是我们的人,还是伊拉克内务部派来的警察,在遭遇袭击后都会设法返回伊拉克。往西进入叙利亚境内,摆脱恐怖分子追杀的希望更加渺茫。”

 “恐怖分子?”

 “在这附近出没的,就只有恐怖分子。”

 戈武回头看了一眼,他知道赵诗棋是信口开河,不过没跟赵诗棋计较。

 “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现在向东搜索还不晚,应该能够在天黑之前……”赵诗棋显然没有搞明白戈武的心思。

 “你找我来是帮你救人,还是要教我怎么救人?”

 大概没想到戈武会这么对她说话,赵诗棋一下就愣住了。

 “之前就说过,我习惯单独行动,你自己非来不可。”回头看到赵诗棋那明显被激怒的模样,戈武也知道开始的话说得有点过分,就转而说道:“车队是从东边过来,往东返回要穿过整个雷区。慌不择路的逃命,保不准就会踩上地雷。当时已经是傍晚,战斗很可能是在夜间进行。关键是,既然幸存者已经逃到沙丘那边,并且藏在沙丘的后面,为什么还要朝西边的敌人开枪?”

 戈武的这番话让赵诗棋哑口无言。

 其实,在进入雷区之后,就是戈武在前面带路,也是戈武发现了那座沙丘,找到战斗留下的痕迹。接下来,也是戈武确定藏在沙丘后面的人员在朝西边开火,而且在遭到反击之后才仓促向东南方向逃跑。

 戈武没有把这些告诉赵诗棋,一路上他甚至没有跟赵诗棋说一句废话。

 不止是对赵诗棋有意见,戈武本来就不是话唠。即便没执行任务,他在平常也半天说不了几句话。

 “那是为什么?”在戈武回头看过来之后,赵诗棋才说道:“既然已经藏好了,为什么还要开枪暴露行踪?”

 “两名幸存人员在此之前就已经分开,向东逃跑的很可能是巴格达派来的警察。他在沙丘后面朝恐怖分子开火是为了吸引恐怖分子的注意,把恐怖分子引开,保护藏在西边的另外一名幸存人员。”戈武停下

 脚步,蹲下在地面仔细查看一番,随后朝四周扫了一眼,才对赵诗棋说道:“恐怖分子就是在这里分开的,只是从足迹来看,有少数恐怖分子没去东边,或者是随后才赶过来。”

 赵诗棋锁紧了眉头,戈武起身朝一旁走了几步。

 “有人在这里中弹倒下,只不过运气很好,没压上地雷。”戈武让赵诗棋看清楚脚边已经干涸的血迹,然后朝不远处指了下。在半米开外的地面上,有一个突出地表约三公分的金属杆。

 那东西就是地雷的引信!

 很不起眼,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发现不了。

 那是压发引信,而且从大小来看,应该是一枚几公斤重,配备聚能破甲战斗部的反坦克地雷。

 这东西能炸穿坦克底部装甲,更别说民用车辆。

 只是,没必要感到奇怪。

 在三十多年之前的海湾战争期间,虽然叙利亚保持中立,没有为联军提供便利,但是萨达姆当局并不放心,在靠近叙利亚的边境地区布设大量地雷,打算依靠雷区阻止联军从西边发动进攻。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双方花了大量资源在边境地区扫雷,取得了一些成效,清除了主要地段与道路附近的地雷。只不过,仍然有很多地方的地雷没有清除掉,尤其是远离主干道的荒漠隔壁。此后叙利亚内战爆发,边境地区的扫雷行动无果而终,留下很多这种没有清理干净的雷区。

 当年为了对付联军重装部队,萨达姆军队主要布设的就是反坦克地雷。

 大部分都是从苏联引进,或者按授权仿制生产TM—46反坦克地雷,也有一些做了简单改良的衍生型号。这种地雷非常的廉价,布设也十分方便。虽然就具体性能而言,在很多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但是威力依然十分的巨大,别说普通的民用车辆,对付主战坦克也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