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此地竟是漕运终点



    什刹前海与后海连接处有一座形似银元锭宝的石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有镂空云花栏板五块、翠瓶卷花望柱六根,因桥形似元宝,取名“银锭桥”。

    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其景有三绝。

    一绝是可眺望西山。在BJ城内,无论在哪块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独在银锭桥上,引颈西望,便可领略浮烟晴翠的风采。明朝时,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明正德年间的首辅,大文豪李东阳曾喻此处为BJ第一山水。

    其二绝是观赏荷花,京城内外流行一首竹枝诗: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座,酒阑人醉雨丝丝。此词描述就是站在银锭桥观荷花。纳兰性德的诗词里,有一半都是关于荷花的,每值荷花盛开之际,他就会和顾贞观、严绳孙、曹寅、朱彝尊等人漫步堤岸,观其美,闻其香,脑海中酝酿辞藻,回去之后便是一首妙词出炉。

    其三绝是品尝烤肉。元朝时,蒙古人入主BJ,也带来了蒙古族特有的珍肴,烤肉季。元明和清初,银锭桥东侧一带,散布着很多家老烤肉店铺,荷花美,烤肉香,引得京城东西南北人纷纷来品尝。在银锭桥东桥头就立着块老牌子,上面写着一副对联客旅京华,问道季家何处?香浮什刹,引来银锭桥边。

    这银锭桥,施经纬不知来了多少次,他和哲荣等三人站在桥中间,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每次踏上这银锭桥,都是站在中间向西望,天气好的话,能看到西山婉约景色,然后呢,就是从东桥头回去,竟没有一次过桥去对面。

    施经纬问同伴,三人都异口同声,他们和施经纬一样,最多只站在桥中间,未曾过桥去。

    望着桥东,施经纬心中很快有了答案,银锭桥之东,是斜烟袋街、鼓楼西斜街、提督府衙门,以及密布各处的胡同和小巷,桥东头就很热闹,有店铺,有摆摊的,挑着担子的货郎来来去去,叫卖声,说笑声,纷纷攘攘,此起彼伏,再往东边去,是更热闹的几个街区和居住区,到处都是人头攒动,车马如流水不绝。再往西边看呢,对比强烈,一目了然。桥西头的那块大舌状的地盘,也就沿海有个小码头、小佛庵和一些破烂的房屋。小码头往里一点,有个又小又简陋的寺庙,也就是静海寺了,除此之外,便别无建筑,几片树林和乱草岗,和两片沙地,将其余区域覆盖。东边热闹如火,西边冷落如冰,怪不得人们上了桥,最多在桥中间站着看西山,看完之后,就从东桥头走下,很少有人会往对面去。

    周文博颈子微展,高声念起一首诗来:太液池头春水生,更无风雨却宜晴。鸟飞不动朱旂影,鱼跃时惊綵枻声。天上银河非旧路,人间瀛海是虚名。何如周囿开灵沼,长与君王乐治平。

    这是李东阳的《京都十景.其二.太液晴波》,据说他就是站在这桥上写的这首诗。

    “周兄,别卖弄了,快走吧。”

    李东阳的京都十景乃是一组诗,一共十首,周文博觉得还不过瘾,嘴巴张得大大的,还想再咏一首,高景行拉着他的手,往西桥头走去。周文博往西边望去,见施经纬和哲荣已经走下了桥头。

    几人走到佛庵前面,匾额上写着“海潮庵”三字,这匾额有些破损,其表斑驳,显是许久没人拾掇,所以显得特别陈旧,佛庵大门紧闭,看不清里面的情形,之前他们从远处遥望这佛龛,观其大略,是个不大的佛庵,料想里面也没啥看头,现在大门又关着,几人不做停留,往旁边去了。

    距离佛庵不远,有个码头,虽然不大,但观其建造规制,竟和崇文门码头、东便门码头、朝阳门码头这三大漕运码头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