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稳赚不赔的买卖



沈平笑了笑,“在陈大人看来商人谋利,就是从百姓家里抢钱抢粮了?”

   “自然。”陈启微昂着头,一副凛然不惧铮铮铁骨的名臣风范。

   “不知陈大人家中可有田地?”沈平问道。

   陈启不知何意,点头道,“晚辈家中薄有田产?”

   “这薄有是多少?”沈平追问道。

   “五六千亩是有的,圣上赏赐的有三千亩良田,其余一小部分是晚辈家传,还有晚辈在朝中做事俸禄所购得。”陈启仔细说道。

   “没有半分土地是晚辈侵占所得。”他又特意加了句。

   沈平摆了摆手,“陈大人想多了,我并不是怀疑你为官的操守。”

   “这五千多亩田,陈家应该有佃农操持农事。”

   “是雇佣佃农耕种。”陈启点头道。

   “那陈大人家的佃租是多少?”沈平笑着问道。

   陈启皱眉,“家中田地都是管事打理,晚辈不知。”

   “陈大人不知家中佃租,我这里却有个数额。”沈平慢悠悠的说道。

   “大魏朝最体恤的佃农的田主,也得拿走六成收成,朝廷十税一的田税还要由佃户承担。”

   “那陈大人可知道,正常情况下粮商转运米粮进皇城,会加价几何吗?”

   陈启知道落入了沈平话里的陷阱,脸色难看并不回话。

   “我来告诉陈大人,就算是从天南郡运粮进皇城在粮庄售卖,正常物价下也只加价两成,刨去人力运输火耗,也就是一成不到的利润”

   “这我就更好奇了,要说不事生产,世家田主也不动手种地,得利一成的粮商在陈大人口中是民之大害,那收走佃农六成田产佃租的田主又是什么?”

   “这两件事怎可一概而论。”陈启脸红脖子粗的说道。

   沈平笑着问道,“为何不能一概而论,难道沈大人觉得租田的佃户就不是大魏朝的百姓了?”

   陈启紧咬着牙,那个世家田产下没养着佃户!

   就算他自诩一心为国,也不敢说收六成田租的田主有问题,否则就是得罪了所有世家。

   再说他家的田地收租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哪有立场说这种话。

   他心中暗道苦矣,这沈平修为高也就算了,怎么嘴皮还如此利索,按说他常年在朝堂上与参议国事,也有雄辩之才。

   此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田地是各家所有,佃租所订多少,是田主的权利。”陈启的话就像是从嘴里生挤出一般滞涩。

   “那按着陈大人之意,商人真金白银从农户手里购买的米粮也应归商家所有,那么加价几成卖出也是商人的权利?”

   “我……”陈启辩无辩可变,又不能认同沈平的话。

   不然明日皇城粮价大涨了,这个锅还不得扣在他头上!

   沈平冷笑,“陈大人视商人为害。”

   “但我倒要问问陈大人,没有商人贩运百姓所用衣料盐铁等等物品,如何从产地进入百姓之家?”

   “沈前辈有一副好口才,晚辈自叹不如。”陈启恨声道。

   “然商人哄抬物价,让百姓吃不起粮穿不起衣的事情也有之,沈前辈认为这也是对的。”

   “陈大人不要乱扣帽子。”沈平语气平淡。

   “我刚就说过盘剥百姓的奸商是有但并非全部,奸商固然可恨,但本分做生意的商人却不该攀污。”

   “惩治奸商,维护朝廷和百姓的利益,是尔等群臣该为圣上分忧的国事。”

   “陈大人要一心为国,就应该向圣上谏言完善商法,封锁奸商盘剥百姓的漏洞。”

   “你在这夸夸其谈,一副忠臣良相的样子,实则既不为圣上解忧,也不为百姓谋利,与阿谀媚上的奸佞之臣,有何区别?”

   陈启手捂心口面容狰狞如同恶犬,像是要冲上去咬上沈平一口,他向以忠臣自许,却被沈平说得如此不堪。

   要不是知道打不过,这时拼命的心思都有了。

   沈平也不管他,向着魏太祖拱了拱手,“沈某也是忧心国事,见庙堂之上竟有如此无能之辈窃居高位,忍不住说了两句重话,希望宇兄不要怪我这个做客人的不自重。”

   “沈兄说的是哪里话,你的心意我自然是明白的。”魏太祖摇头说道。

   “不过中书令还是忠心于朝廷的,只是少了些历练,自然比不了沈兄有远见卓识。”

   魏太祖又对福德地说道,“让陈启卸下中书令之职,几年地方官体验民生后再回皇城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