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气惨魏太祖



沈平淡淡一笑,“眼下国家有大灾逼近,沈平是大魏臣民,自然要为国分忧,本不该提什么条件。”

   “不过玉髓玲珑露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物,动用了也须给列祖列宗一个交待。”

   魏太祖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缓上来,心中暗骂沈平不要脸,镇抚卫都把沈平的身世给查烂了。看书喇

   不过百年前一流户,靠着长相不错勉强讨了个媳妇,一日三餐都要靠邻里接济,他沈家先祖留下一星半点的宝物,他也不至于混到那副惨样。

   当沈平能有如今的成就,必是有一番奇遇,但肯定跟他嘴里的祖宗没有半点关系。

   当然这话魏太祖也就在心里想想,一点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反而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等着沈平的下文。

   “沈家也没什么要求,就是想借此机会,和朝廷还有诸世家一起做些生意。”沈平不紧不慢地说道。

   听到沈平此言,在座内不少的大臣,都忍不住眼前一亮。

   他们多数出身为大魏朝位高权重的老牌世家,甚至家里的老祖宗就参加了天南郡此次救灾事宜。

   家里跟着天南郡安置计划,得到了不少好处。

   虽然明面上天南郡灾民安置与换田计划是大魏朝廷在主导,不过各世家的老祖宗都是人精,那里看不出这背后的猫腻。

   只从天南郡的好处最多落到谁家口袋里,就能看出到底是谁推动此事在进行了。

   不过沈家隐与幕后不越俎代庖,在众世家看来也是沈家还顾忌皇室威严,这对大魏朝和已经稳定的世家阶层来说自然是件好事。

   既然明面上不用担心沈家有取皇室以代的野心,那世家们也不用担心跟着沈家发财,引得皇室不满。

   “沈兄请细说。”魏太祖看到议事群臣的反应,便觉得又玩起了阳谋。

   从天南郡的灾情的处置是能看出来,沈家有以利益与众世家勾连之意。

   世家与皇室说白了也是利益的组合,眼下的局面无非是皇室给的好处多,与众世家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式,所以世家们才会与皇室拧成一股绳。

   若是沈家能给他们更多的好处,魏太祖自觉还能对皇室忠心耿耿的世家不会有太多,毕竟世家的节操比青楼妓馆里的婊子强些也有限。

   虽说沈平表示自家对皇权无意,但魏太祖也不想笼罩在皇室头顶的阴云越来越大。

   但所谓阳谋便是看破了,也只能顺着人家的套子往里钻。

   就算是大魏皇室能狠心疆域内闹上一次粮荒,有赚笔大横财机会的世家也不会站在皇室这一边。

   闹到最后就是皇室与世家离心离徳,所以皇室不但要捏着鼻子忍了,还要尽力表现的与沈家亲密无间,才能让墙头草一般的世家们不乱生心思。

   “臣有话要先禀。”中书令陈启离座行礼,抢在沈平之前开口。

   中书令是辅佐皇帝处理朝政的近臣,能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是皇家的“自己人。”

   陈启出身小世家,受宁泰帝卓选提拔,成为当朝重臣。

   他与那些实为世家代言人的朝臣不同,是绝对忠心于宇氏皇族的。

   陈启又以直言敢谏头铁闻明,便是有仁君之名的宁泰帝,都有过被其谏言气得,直接甩袖而走的经历。

   他开了口也不管魏太祖爷三狂打眼色,更不给别人插话的机会。

   直接说道,“臣以为缊光殿是议国事之所,沈老祖想谈商贾之事还是换个地方,眼下应以救灾事为重。”

   最了解的陈启性情的宁泰帝看向沈平露出了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

   陈启像来视商人为贱藉,眼下说话也经顾及许多了,但得罪沈平却是足够了。

   “陈卿一心为民,说话耿直了些,请沈老祖不要往心里去。”宁泰帝卑微的起身,连连向沈平拱手,哪有半分太上皇的架子。

   福徳也起了身,却是狠瞪上陈启,“老祖是再向沈老祖请教救国大事,哪轮得到你先插话。”

   “来人啊,把陈启给压下去关进天牢。”

   看起来是收拾东启为沈平出气,其实是怕沈平随手将人灭了。

   福徳心中不安,大魏朝内如陈启这样对皇室忠心耿耿的大臣可不多,但沈平要真是动了杀心,皇家也没有底气为陈启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