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第2/3页



各自贴身宫女随侍左右,以备不时之需。

和硕荣宪公主举办婚礼那天,翠绿的草原上缠满了红布,就连牛羊角上也缠了一块儿红布。

她心里苦涩。

“我知道。”她喃喃道,“我知道。”

乌玛禄没有回答。

他并不差这一个两个的孩子。

入了永和宫,乌玛禄早准备妥当,见康熙来了,行礼后,陪康熙一同坐下。

康熙只是让人送了些许赏赐安抚,自个儿并不去见。

乌玛禄知晓他不走,寻了个时机,让守在门口的琉璃派人去提醒胤禛,明日私下里让乌拉那拉静姝吃点儿东西,要忙一天,免得饿着了那不大点儿的孩子。

乌拉那拉费扬古抱着她,哄了哄。

乌玛禄听他说完后,让他起来坐下,打量着他:“一眨眼,也到了你快成亲的日子了。”

康熙也打开营帐看了会儿,久久不语。

胤禛也道:“多谢皇父。”

至于管事的……

除却东宫太子,皇子娶亲后,都会出去立府。

才这么大点儿,怎么就舍得她出去了。

惠妃心里不舒坦,非得说几句不可:“皇上如此看重她和她儿子,妹妹就不气么?”

乌玛禄点头:“瞒不过爷去。”

此次会盟标志着喀尔喀三部归顺清朝。

有关胤禛的婚事,内务府和礼部早就忙了起来。

这话着实不好接,不论说什么,都像是在挑拨离间。

备好彩礼后,送到乌拉那拉家。

乌玛禄闭着眼,不曾说话。

至于不能长大的……

随后,胤禛拜见了康熙。

“夫妻之间。瞒不瞒的,没什么意思。”

康熙嗯了一声,很是满意。

恰逢二公主和硕荣宪公主下嫁乌尔衮,康熙索性留在蒙古部族,参加完婚礼才回紫禁城。

而胤禛先去拜见了皇太后,皇太后叮嘱了几句,便让他离开了。

她又忍不住殷殷叮嘱:“嫁过去后,你要听话,要懂事,不要像在家一样使性子。有什么,就和德妃娘娘说,她是个好人。你别怕。”

荣妃劝了一句:“她身子不好,姐姐就少说两句吧。”

康熙半晌才开口:“太子我待他极好,他却不曾似老三、老四一般。”

他接过她手心里紧攥的串珠:“你说的事,朕应下了。”

他只把太子胤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其他的是他的皇子。

乌拉那拉费扬古抽出烟斗:“皇上都开口的事,咱们有啥法。我打听了的,四阿哥和德妃娘娘都为人不错,你还想怎么样。”

乌玛禄信琉璃,也不等她回报,说完便去歇息了。

清朝历代,唯有皇后能与皇帝同穴。

康熙做了个梦。

乌玛禄同康熙商量道:“静姝那孩子毕竟年纪尚幼,身边虽有嬷嬷宫人服侍,但到底不像在自家。”

“那我与你,也算是夫妻,生衾死穴。”

乌拉那拉夫人哪儿还忍得住,松开她的手,让嬷嬷们照看着,自己出去抹泪。

回宫后,乌玛禄知晓这件事,只叫人送了一对儿镯子去。

乌拉那拉夫人道:“我同你阿玛商量了,到时候这里的大半都是你的陪嫁。”

可乌玛禄的话提醒了他,他们不仅是他的皇子,也是他的儿子。

她将手中的串珠递给康熙:“我与我儿都无争夺的心,我只望他们远离这样的斗争,平安一生就是。”

他对皇子,更加理智客观,所以乖巧懂事听话的胤禩更讨他喜欢,他也不介意多给胤禩一点儿恩宠。

她说:“就当奴才说个不吉利的话,若是有朝一日,奴才的孩子们被卷了进去,还望爷将他们外派,不要去淌那滩浑水。”

乌拉那拉夫人是宗室女,乃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之后,向来妥帖得体,进退有度。

一时沉默了下来。

回京后,康熙晋了她的位份。

那是一只白鹤。

康熙也好像睡着了。

康熙握着她的手,睡意朦胧,本要睡着了,却又道:“你说的事,我也担心过……”

康熙亦是如此。

康熙又开口了,不知道他是说梦话,还是说真的。

乌拉那拉夫人忍不了给了他一下:“你这老货,女儿才那么大点儿,怎么就忍心嫁出去了。”

由王答应成了王常在。

王云锦笑着,美丽而柔软:“德姐姐一贯是好的。”

他又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他好像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和皇父一样的人。

他沉默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