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油城之光



        在抵制上网诱惑的日子里,李小墨学习之余,只能通过不停地阅读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经过学校门口报刊亭老板的推荐,她第一次接触了由sh市作家协会创办的文学刊物《萌芽》。她不禁想起陈诺也曾跟她提起过这本杂志,而且陈诺还成功地在上面发表过短篇小说。

        《萌芽》创刊于1956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李小墨第一次读,就深深地被那些同龄人所写的文章给迷住了。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还可以如此具有个人特色和大开脑洞。以前,李小墨读得多,写得少,可能是觉得自己就算写出来,也比不上那些大作家,而如今《萌芽》给了她些许勇气,让她脑袋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了宣泄口。

        于是,在《萌芽》举办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时,她以“检讨”之名,把自己对于语文试卷的种种不满统统写下来,作为初赛文章投递了出去。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大部分参赛的人都会同时投两到三篇文章,以便提高中奖率,而像她这样孤注一掷的绝对是少数,但没想到她这唯一一篇投稿竟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在当时全国三万多份投稿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复赛。

        那是在高三上学期一个有暖阳的深冬,李小墨原本正在教室里考英语,却突然被班主任雷老师叫了出去。

        雷老师是一位名校毕业,相比其他毕业班的班主任都年轻不少的女人,她三十出头,教学能力强,性格更强,她班上的学生无论考试成绩还是艺术特长,都必须在年级里争第一。不能说她不是个好老师,但她那种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还轻易给学生定性的坏毛病也确实明显。

        老师们自然都喜欢乖巧听话的学生,哪怕成绩差一点,但只要足够“听话”,在老师眼中也会是一个值得被肯定的孩子,而李小墨则刚好属于不太受老师待见的类型。小学初中时,她成绩好,老师都可以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到了高中,经历了之前的成绩下滑,她的特立独行便在雷老师眼中被无限放大了。加上之前雷老师找她母亲崔永艳谈话时,还被怼了几句,就更让这位要强的女老师觉得看李小墨哪儿哪儿都不顺眼了。

        雷老师把李小墨叫出去时,李小墨寻思着自己最近挺低调啊,既没有跟网友通信,各科考试成绩也都拿得出手,是啥事值得班主任宁可打断她考试,也要把她叫出去呢?

        只见雷老师也用同样疑惑的目光盯着她,说:“有人把电话打到校长办公室找你,你去接一下吧。”

        李小墨一愣,第一反应不会是哪个网友打的吧?但又觉得应该不至于,跟她通信的网友都不会干出这么疯狂的事,更何况她早就跟绝大部分人断了联系,于是她试探着问:“是谁啊?”

        “好像是从上海打来的,什么‘萌芽’……”

        一听到这两个字,李小墨眼中立刻亮起光来,笑着对班主任一鞠躬,说:“谢谢雷老师!”然后便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向了校长办公室。

        电话果然是上海的萌芽杂志社打来的,原来萌芽寄给李小墨的复赛通知书因为地址错误被退了回去,他们只好从网上找到城东中学的电话打了过来。

        要不是当时办公室里还有其他老师在,李小墨恐怕当时就要热泪盈眶。这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她是背着父母和学校偷偷参加的,报名表上她如实填写了家里的地址,殊不知那时油城的邮政业务只能将信件送到单位和学校,却无法送到居民家里,这才导致复赛通知被原路退回了上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