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书包里的玫瑰



        在董光耀的帮助下,崔永艳顺利拿到了“特殊工种”证明,将退休年龄又提前了五年,终于在45周岁生日过了之后,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

        而拿到了十六万工龄买断补偿的李崇山,也将他的“崇山修车店”开了起来。

        退休的崔永艳跟买断的李崇山夫妻同心,共同经营起这家修车店,之前那些承诺过会照顾他们生意的同事朋友,大概有一半都履行了承诺。在开店初期,这些照顾性质的生意加上崔永艳的退休工资,已经足够一家人糊口了,对此夫妻俩都颇感满足。

        但他们也知道光靠同事朋友的照顾,修车铺的生意不可能长久。李崇山是一个一辈子只会跟车子打交道的技术宅,让他去吆喝买***登天还难,他也完全没有这种天赋。为了维持生计,崔永艳只好亲自上阵去拉生意,这样一来,李崇山只需要负责把她搞来的订单保质保量地完成就行了。

        崔永艳印刷了不少有着修车铺地址和电话的名片到处去分发,甚至主动找到余主任,软硬兼施,不惜以他怂恿李崇山帮领导的私家车做保养的事为威胁,要求他务必搞一些公家的活儿分包给李崇山。然而,余主任还没来得及照顾他们家的生意,就莫名被上级领导调到了一个没有实权的闲职上。崔永艳隐约猜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可能跟余主任私自克扣下董光耀的那五千块钱有关。但她没有证据,也乐得余主任自作自受,便没有继续深究。

        尽管两口子十分努力,但由于那个时期拥有小轿车的家庭屈指可数,而公家的车又基本都由公家的汽修中心去维修,因此修理私人机动车的市场十分有限,于是在崔永艳的建议之下,李崇山开始自学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修理,希望能把这一部分客户也给抓住。

        李崇山有时也会自嘲“杀鸡焉用牛刀”,他一个修汽车的师傅还得去修自行车,真是贻笑大方,可事实证明,当牢牢抓住了这一部分客户,再加上修机动车的散单后,他们店的基本收入是有保障了,毕竟油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富裕一些的家庭还有两辆以上,这才是真正有潜力的大市场。

        “崇山修车店”凭借着李崇山过硬而全面的修车技术,亲民而实惠的价格,以及崔永艳拉订单的超高手腕,令回头客和因为好口碑慕名而来的新客人们纷至沓来,店里的生意可谓是蒸蒸日上,越来越红火。他们每个月挣的钱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有余的,最重要的是,崔永艳陪着李崇山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下岗再就业时期,他们都坚信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而他们现在的每一分努力,将来也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多年后,李小墨才知道原来在她高一的那段时间里,父母度过了如此艰难的岁月,而作为家庭一份子的她却从没发现端倪。这足以说明爸妈把她保护得多么好,也印证了那句话——你看到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看到妈妈退休之后反而比之前在城中卫生所上班时更忙了,李小墨忍不住也想帮家里的修车店出一份力,于是她找林周商量,看能不能跟她家的店做个联动。只要去悦来酒店吃饭和悦美影楼拍照的,都可以领到一张券,作为到崇山修车店洗车或修车的抵扣。而在崇山修车店消费过的人,也可以根据消费的金额得到相应折扣的优惠券,去悦来酒店和悦美影楼使用。

        林周把李小墨的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周国强和哥哥周林,他们都觉得十分可行。毕竟悦美影楼就是靠着跟华荣美食城的联动,把生意一步步做起来的,而且到了后期,有些人甚至是为了得到悦美影楼的打折券,才专门去华荣美食城吃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悦美影楼也带动了华荣美食城的生意,两者发展到后期已成了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态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