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决定了的事情就要义无反顾。

陈涛立刻打电话联系上了肖家人,他们当时故意留了号码在村里,说马上从省城里出发,回来看看,中午过后就能到。

一切得等肖家人到了再做说。时间尚早,此刻倒是闲暇时刻,大事面前,娘儿仨坐在花台边聊了好长时间。

赵兰芝给他们说以前盖这房子时候的事。后来提起陈涛父亲陈顺才,三人一同回忆起他一次凄惨的经历。

陈涛小些的时候,他就记得自己的爷爷奶奶比其他伙伴的爷爷奶奶年纪大的多。母亲说是因为当时特别穷,爷爷快四十岁才娶到奶奶,后来只生了一个孩子就是陈涛的父亲陈顺才。

陈顺才长大成人后,双亲上了岁数,又因为年轻时太过操劳,身体每况愈下,几乎靠各种药来养着,刚开始还能干些活,越到后来简直上不了山了,陈顺才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种田之余还靠帮别人家做些石活来维持生计,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太有限,即使胼手胝足依然入不敷出,家里穷得叮当响。有时候老两口不得不因为没钱而断药,自己上山挖些野草根来熬水喝,可想而知生活有多困难。

老两口心疼独儿子,找亲戚帮忙给儿子娶媳妇,有钱的借点钱,没钱的找找人,介绍介绍,最后娶到陈涛的母亲赵兰芝回家。

这时候有个人帮着干干活,照顾照顾家,情况稍微有点儿好转。但是等到陈涛姐弟二人出生后,生活又艰难如旧。陈顺才被迫无奈只得跟着小舅子去干高风险活——炸石头。刚开始干的时候是九十年代中期,人们对石头的需求量还不是太高,一个月干不了几天活,需要的时候去几天,不需要就待在家里。但还是主要经济来源,一直支撑着这个家庭。

陈顺才父亲身体太弱,又由于缺医少药,在陈涛出生后不久他就撒手人寰了,老太太后来熬到九十年代末也过世了。这个时间陈涛姐弟俩正在读小学,家里的开支负担也挺大。

恰从陈母过世那段时间开始,周边老百姓对石头的需求开始增多,石头越来越值钱,盖房子的、码围墙的,修场院、修路的太多,慢慢的简直供不应求,盘子这么大的石头好卖到爆棚。

但是石头生意再好,最赚钱的可不是陈顺才,他们不过是跟随老板打工的,老板找好有石头的地方,炸成小块卖出去。炸石头有几步工序,先用柴油镐在巨大的岩石上打孔,这个过程是最缓慢也是最累人的,手要经常扶住柴油镐,机器噪音极大,隔着几座山都能听到;加上它的震动力,操作起来让人特别难受,一天下来耳朵都听不到人说话声,得过几个钟头才能慢慢恢复。还有晚上吃饭的时候,手都是一直抖,如果饭桌上有花生之类的菜,别想用筷子把他夹起来,所以干活的时期吃饭都备着勺子。

打孔的时候还特别多灰,石头灰四处飘,就着汗水,在脸上敷上一层白白的石粉,像唱戏的画了个半成品的妆。还有严重的是不知道吸了多少灰尘进肚子里,时间一久,对身体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孔打好之后,填充炸药在里面,用木棍往里捣,力度要把握好,把炸药捣铁实之后,就可以上雷管了,再接上导火索。那种民间炮太过简单,炸响后小石头能飞出一两公里远,特别危险,所以一般会选个山上田里人少的时间点点火,通常是晚饭那段。点火前还要把人朝四周散开,那些人边走边用双手合成喇叭状,对着远处大声喊:“放炮喽!放炮喽!”周围的人听到后就会远远躲开,

或找个掩体。

十几二十分钟后,负责点火那人点燃导火索后就匆匆跑开,到事先侦察好的地方躲避。

陈顺才就是跟着小舅子炸石头,他们没有具体分工,大家在一起轮换着,什么都干。石头爆破后,大如车子般的还得打孔放个小炮,石头小一些的就得用柴油镐慢慢捣烂,再小一些的要人力,抡起大锤用蛮力猛砸,因为码围墙的只需要盘子那么大的尺寸。

这种活需要的是超乎常人的体力和耐力,因为十分危险还需要些胆量,所以给的工钱相对可观。

陈顺才跟着小舅子,长年累月在山上干着高强度的体力活。二老走后,省下了买药的开支,又遇上生意好活多,几年下来倒也攒了些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