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天堂那个方向去(4)



    我们穿过的镇中心这条商业街是南北方向,当汽车驶过这段最繁华路段,仍然在镇城区内,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汽车转弯顺着一条大街向东开。“这条街上有几十家工厂,我们去的那家工厂也在这条街上,前面一公里就到了。”儿子说。

    这也是一条商业街,它的嘈杂程度不亚于刚才经过的镇中心商业街,区别是这条街两旁的建筑没有镇中心区的气派,也没有大型商场,而是以密集地排列着“士多”(对日用品杂货铺的叫法)店快餐店旅店发廊按摩店药店卡拉OK店打字培训店五金店等等代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进出这些店铺的人群基本都穿着工厂各色工作服。

    虽然满街都是穿着工作服的人群,但街面上并没有发现一家工厂大门。儿子看出我的疑惑,他指着车窗外让我注意看,原来这条街每隔几十米或上百米就有一条横向巷子,原来工厂都隐藏在巷子里,也就是街道后面。前面街道是为后面工厂里成千上万的打工仔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

    在一个巷子口汽车右拐进去,“到了。就这儿。”儿子说。在巷子五十米深处,这家工厂的大门正对着巷子。大门是电动收缩闸门,保安人员在值班室里不用出来,通过电钮来控制电闸开关。来厂办事的车辆要先停在门外,人下来到保安室登记并电话与厂区相关部门核实确认后,才会启动电闸放汽车进入。

    儿子所在公司的汽车进出这家工厂大门享有特权,汽车玻璃上贴有这家工厂发放的特别通行证,保安人员一看汽车前玻璃上有特别通行证,就不再多问,会马上打开电闸让汽车进入。

    汽车进了院子,直接开到写字楼门厅前停下。儿子将我的行李物品从车上取下,让我在门口稍等一会儿,他进去找“管代”,是想让“管代”安排地方让我把行李物品直接放到住的地方去。

    站在门厅这儿,我能看到写字楼一楼办公场面。我所见过的内地工厂办公室都是一小间一小间相互封闭的,而这儿一楼大厅却是完全开放联通的,业务部门分隔是用一米多高的围板围成不同面积单元组合,业务人员就在这些单元里办公。单从这种开放的联通的办公场所就让我感受到“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真与“封闭保守”内地在观念智慧效率权益等等方面都有质的区别。从相互封闭的小间办公室到互通的大厅办公就体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进步。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地站在这相互联通的办公大厅里,我是不会想到办公环境竟是可以这样改造的。在这个一眼就可能全部看到的办公大厅里,谁还敢在上班时嘻哈松散地偷懒呢。在这儿部门之间沟通没有坚硬的厚墙阻隔,站起身就可以与其他部门的人说话,谁还有理由扯皮说“他们不来找我们,我们不知道”呢。我几乎是眼睛不眨地望着大厅里正在做事的那些小青年们,我都要妒忌他们了。

    他们一些人也注意到站在门口的我,有人朝我望过来。还有两人朝我指指点点,是在议论我什么。这里面有几十人在办公,就没有一个像是我这样年纪的,他们都是二十几岁青年男女。我有些心虚起来,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在这些年轻人组成的群体中呆下去。想到这儿,我不免心里有点慌乱。

    就在我有些心神不定的时候,儿子在大厅里面那一边一间小办公室门口朝我招手,叫我过去。我赶紧提起放在门旁的行李包和草席,朝那里走去。当我横穿过大厅时,惹得更多人注意,好几个人站起来看我,是我拿着行李抓着草席的样子很土气,还是对来了一个这么大年纪的老打工仔觉得稀奇呢,这些我都顾不上细想了,只是快步朝那小办公室门口走去,那儿才是决定我接下来命运的关键人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