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黑”道,又陷“乌龙”(61)



    

    四十套售房合同没有能履行,令渤十分恼火。他火气无处可发,就归罪于我,说因我的反对,让他迟缓了去那个单位收钱,才使这四十套销售机会跑掉了。他认为只要那个单位打了钱进来,就是生米煮成熟饭,他们想退也不行了。他总是有他的理吧,也不必与他理论。

    做房地产生意我们都没有经验,都沉不住气,包括华总,包括渤,当然也包括我和老沙。沉不住气的关键还是手上没有钱的原因。明白知道同样一套房,在省城已卖到十一二万元,在南部沿海已卖到二三十万元,而在这内地深山县城却只卖三万八千元,十套才三十八万元。而当时南部沿海有三十八万元钱的人已不计其数,有三百八十万元也不能胜数了。可内地人毕竟钱少,有几万元的也是把钱看得比命还重的,哪里舍得花。不过也不能说那个县城里就没有几十万的有钱人,但即使是有钱人也是缺胆量的,他们的钱来得不容易,可能是做小买卖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所以花起来也是一分一厘的算计,是不敢一下子在大市场买下十套房子或是店面的。当时要有谁敢那么做了,他可能在几年后就大发了,几十万就变一百万,变二百万了(如今内地县城房价也是三千多元一平米)。可当时没人有勇气这样做,不是真的没钱,而是真的没勇气,四万元一个店铺,四万元一套房也没有人买。半个月又过去了,整个县城只有两户来交定金。

    我们走出县城去推销。通过分析,确定山上的农民比山下农民更有钱一些,因山上许多林农靠卖木材和笋干发财,收入明显高于山下种稻谷的农民。我们决定到山上找林农推销房子店铺。一个家就在山上林场的包工头主动为我们带路。老沙在街头雇了一辆小四轮农用车(车头有两排位置,后面带车斗那种),我和老沙包工头销售员加司机共六人,车头里挤的满满的。

    汽车载着我们,沿着通往山上林场的沙土公路向上爬去,林场公路是为运木竹货车修的,说是公路,其实也就勉强能走货车。路面坑洼不说,有的路段被大车压出深深的辙沟,大车底盘结实,也不怕沟槽深,可我们这台小四轮汽车就无法通过了,轮子陷在沟槽里动弹不得,只得全部下车,一齐用力把车推过去。就这样一路颠簸一路推车的往山上开。

    上山十来公里,进入林场林农人家地段,山上不像山下,村庄人家是集中的,林农人家住的都是分散的,好在有了这条公路,他们大多数也把房盖到路边来了。这些路边的房子不管家里有人没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不锁门,路上的人尽可以直接入内。我们进到一家,有两个三四岁小孩在堂屋里玩,没有大人在家。大一点的孩子说她家大人去山上做事了。我看看这家屋里屋外,虽不能说家徒四壁,可也实在没有见有值钱的东西。我问给我们当向导的包工头,“山里人家这个样子,能有钱买房吗?”那包工头却回答说,“你看着家里样子穷,东西破,那家也都是有几万块钱的。”他这话只能让人将信将疑,这破屋像能藏住几万块钱的地方吗?

    和上面小孩在家一样,白天家里的男劳力都出去做事了,听我们说话的对象大多是妇女和老幼。我们就沿路上门对有妇女或老人在家的,说去山下县城买房的好处。这些妇女和老人听了,他们几乎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到他们家里来让他们到县城去买房子。他们说他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山上,到县城去住他们家的山林搬不进城去,他们是靠着山林生活的。

    显然,我们想要把房子和店铺卖给他们是很愚蠢的。家里的男劳力不在家,就是在家我们也是要被问“家里的山能搬到县城去吗”这个问题的。我们不能回答他们家的山能搬到县城去。

    尽管我们的行动是愚蠢的,但我们又不得不做,只要有一丝可能性,我们都得去试一试。我们在每家看到情况都差不多的“穷”,每个林农家里都会被问到相同的问话,我们还是每家每户的都走了一遍都说了一遍。还给他们留下了木材大市场售房宣传材料(黑白打印的,县城当时还没有彩印)。一连两周,我们以同样的方式,跑遍了山上的大小林场去做销售宣传活动。都说要的是结果,过程不重要。可当时我们只能做这个过程,而出不出结果就不得而知了。功夫也不是完全白费的,山上真有人下来问房子和店铺了。虽然只有几个人来问,但毕竟比没有人来好,也许这就是开端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