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注定没有结果的谈判(一)



    ??

    第三百零一章注定没有结果的谈判

    “是啊!现在的形势确实对我们非常有利,部队的这种表现也属正常,不过要提醒各路大军的头脑们,切记戒骄戒操,盲目轻敌,还是要对战局保持清醒的认识。强调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当然也不能过于死板,虽然大军不能短时间内渡江作战,但是小规模的特种作战、针对性的侦查活动还是不能放松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一零二以其特有的爽朗嗓音说道。

    主席道:“老总说的好啊!虽然我们现在处于休整阶段,但绝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可以预见,将来的南方作战一定更加残酷激烈,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加严重,之前的所有胜利都说明不了什么,今后的作战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逐鹿中原,为未可知’啊!”

    一零三想了一会,说道:“对了,这一次我军的装甲部队损失较大,第一装甲军在济南北郊和七十四军硬碰了一下,算是打个平手吧。不过经过这次战斗还是暴露出我军的许多问题,主要是战术上的问题。看来我们对现代化的装甲作战还是缺乏足够的经验,光凭着一股子勇气是不行的,除了装备要补充外,这一段时间,最主要的还是强化对战术的研究,结合前期作战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好好总结,以利再战。”

    “对,我们千万不要掉入’唯武器论’的泥潭,这是非常害人的,这一点务必要让我们所有指战员明白,再好的武器也是要人来操作,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关键因素。我们以前能用劣等装备打败优势装备的敌人,更应该以精良装备击败更强大的对手,当然如果以为有了好的武器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打败敌人,那就一定会吃大苦头的。”主席重重的说道。

    一零三接着说:“不过通过这几次作战,装甲部队的威力还是非常显著的,无论是野战还是巷战,装甲车都是最好的攻防武器,所以,下面的部队纷纷要求增加或扩建装甲部队的规模。我看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考虑,因为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兵团中,装甲部队的实力还是非常突出的。他们的坦克、装甲车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性能一点不比我们的差,有些方面甚至要超过我军,所以扩大装甲部队势在必行。我和军委相关同志讨论过,至少要再新编一个装甲军,这样加上之前的两个军,组成一个强大的机械化集团军。这样在未来的战场上我们就能占据明显的优势。此外,就是把野战部队师属装甲营扩编为装甲团。不过,这两项工作难度非常大,一是装备缺口太大,在一个就是技术兵员不足。受制于此,这两项工作只能缓慢推进。”

    主席道:“是啊!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苏联的援助非常重要,但关键是我们自身工业水平不足,我们的兵工厂还是无法制造大型的武器装备,为今之计,只能减少装甲部队的数量配制,再有就是收集使用缴获物资。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有人就好办,因此要在我们的部队大力兴起学习之风,无论指挥员还是士兵都要尽可能多的学会一些技术,开坦克的也要能够驾驶装甲车,开装甲车的也要会开汽车,修汽车的也应该会修坦克。总之,要人人都能掌握一至多门的技术,变‘一招鲜’为‘多面手’,这样在战场上才能不误战机,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武器装备的潜力。”

    接着大家又讨论了诸多的问题。

    就在双方自觉停战的情况下,南京政府却做出了大动作。1947年10月2日,国民党政府发表声明:本着减少民众疾苦,避免战乱破坏的前提下,愿意与共产党展开和平谈判,并希望由美国作为居中调停者。

    这是一个轰动性的消息,虽然谁都知道这是国民党一方被迫做出的姿态,但是却给自己赢得了一个很好的喘息机会。无论共产党答不答应,至少在舆论上对他们有利。再说,国民党也确信共产党绝不会迅速过江,因此和谈就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这样一来,无论成与不成,最终都能使国民党有一个难得的调整机会。

    至于共产党方面的态度,老江也是非常自信,他认为中党方面绝对没有拒绝的理由。不为别的,只是一个民意就足以让中党不敢轻易拒绝。战争打了这么久,从东北到华北,再到中原,已然呈蔓延之势,多少城市乡村陷入战火之中,人心思安,谁也不像打仗,这就是民意,如果拒绝谈判,那就是违背人心、不得民意之举,想来共产党历来标榜自己代表广大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那么就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敢于冒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