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江的新思路



    ??

    第二百九十九章老江的新思路

    说起来,自国共两边在锦州开打以来,已近半年时间。期间,双方在东北、华北、中原、江淮地区连番血战,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是付出了极重的代价,几十万将士血洒疆场,伤残者更是不计其数,现在双方划江而治,都有了停下脚步好好休整一番的打算。

    于是,战争的车轮骤然止住。世人纷纷猜测,国共双方接下来是平分天下还是继续较量,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人们的目光自然集中到两个地方,北平和南京。说起来,这两个地方都是中国最久远的古都,一南一北,可谓中国南北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现在,中国未来的命运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是最终完成一统还是再次南北对峙,其中原委又有谁说得清。

    都说世事难料,可是千古以来,这样的风云变幻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就目前来看,无疑更多的民众看好共产党一方,毕竟大战以来,解放大军屡屡获胜,攻城略地、无往不利。可是谁曾想到两年多之前,共产党还是弱小的一方,面对国民党这个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比肩。大战开始,又有谁相信战局竟会是这个样子,看似强大的国民党竟是外强中干,连战皆败,士气皆无,已然显露崩溃之态。

    其实,关注中国局势的又何止万千中国民众,世界的目光也在注视着中国的巨大变化,只是作为局外人,世界各国对中国发生的变化更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明明是占据明显优势的一方,却失败的如此惨烈,这对历来信奉“实力决定一切”的欧美国家来说,确实是难以理解。

    感慨之下,西方国家许多政客开始发出与政府不同的声音。政府大把的钱撒出去,还有大量的军备物资,这些可都是本国纳税人的血汗钱,为什么要送给一个腐败无能、行将没落的独裁政权?难道就仅仅为了国家间的意识形态之争吗?还是为了满足少数大集团的利益需求?问题是这是一个明显的无底洞,任多少美金投进去也许都是血本无归。

    面对来自国内的杂音,美英等国一律采取压制措施,更有所谓的参众议员,纷纷发出辩解:这涉及到整个西方自由世界安危的大事,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必须断绝红色赤祸在全球蔓延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付出点代价是值得的,也是必需的。

    于外界的纷纷扰扰相比,处于风暴中心的北平和南京却显得异常平静。南京的总统府一如既往的严肃巍峨,但是失败、压抑的气氛还是充斥其间。老江更是大发雷霆,一个一个的坏消息接踵而至,简直要淹没了整个总统府,到最后,他已经赶到了麻木,不管什么消息只是冷冷的看一下,再无任何表示。

    整个江北地区彻底丢了,虽然心理上早有这样的准备,但是现在真的到了眼前还是非常难以让人接受。那可是几十座大型城市、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样彻底丢给死对手,任谁也不可能咽下这口气。想当年,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以区区十万之众横扫大半个中国,短短半年时间就从珠江推进到长江再至黄河流域,那是何等的气势!

    当然他也明白,从自己痛苦的下达撤退命令,这就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直到此时有他在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什么叫“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这种痛楚谁人能够体会?

    但是有一点,老江非常清楚,现在还不是“自暴自弃”的时候,兵凶战危,自古战争哪有什么万无一失之说,不到最后谁敢说没有绝地反击、“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奇迹发生。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少吗?李自成也有商洛之败,数万精锐尽失,仅余十八骑,然而后来却能领兵百万,一路杀进北京城。

    想到这些,老江的心情逐渐好了一点。稍微整理一下思路,这些天来,虽然来的都是让人丧气的消息,但也有让人安慰的消息,至少他的心头肉——七十四军还算完整的回来了。不过让人惊异的是,大将张辅臣却因车祸而亡。心痛之余又有些哭笑不得,堂堂国军大将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好在王兴武平安无事,还有徐州的部队也基本完好,这样他最精锐的“五大主力集团军”损失并不大,战力犹在,这是他最大的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