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山



    唐易随心前行,抬足之间,便有数里瞬息逝去。

    青岩山峰虽是叠峦孤伟,险峻陡峭,似为横刀一切,山体光平浑滑,难有着力之点,行之不易,道阻且长,却对唐易不得造成任何影响,不过十余步数,便从山脚行至半山之腰。而从此处起始,原本就于周遭缭绕不绝的云雾烟霞显得更为集集浓郁,齐齐团簇弥布,密度之大,甚至常人亦能清晰感受到潮湿气息。

    如此润润相合,几欲凝结为水,然于此处山间,却始终未有甘霖布泽,雨露降地。

    玉净瓶似乎颇为欢喜这方地界的云霞烟雾,纯透瓶身流光溢彩,颈口之中更是传出隐隐吸力,这并非唐易操纵真元促成,乃是宝物自行运转而致。

    唐易有感,不为所动,未曾助之,却也未曾阻之。

    玉净瓶灵性颇深,虽是尚未诞生神智,但也有所通感,自然便能选择利于己身之举措,这方山川或许便是它的机缘之地。

    按说玉净瓶中传出的吸力并不算强,可奇怪的是,所至之处云雾却极速被其收敛,瞬息之间,便有不计其数吸入瓶中。

    ……

    ……

    如此疾速吸收之下,唐易周边的云雾虽是奔涌不绝,却始终未曾变淡,反而更为浓郁。

    青岩石山上的烟霞尽皆飘集汇来,越聚越多,如同四起的浓烟,遮的人看不清前方。湿度太过密集,若是常人身在其中,怕盏茶功夫便窒息而亡。

    此景象之壮观,仿佛并非玉净瓶在吸收霞雾,而似云烟迫不及待的纷纷投入瓶身。

    现下瓶内汇聚的云雾足以下数十场倾盆大雨,若是唐易回转世间,即便不修何呼风唤雨的法术,单凭此宝贝,亦足以被凡人当作神仙一般供奉。

    浮云虽为流轻,但若是数以万计汇聚,也可敌山石之重,而玉净瓶之份量并无一丝变化,还是那般轻盈。只是瓶身愈发的剔透无暇,原本的洁白在光彩之下也被透亮取代,于外观之,甚至隔着瓶壁便能望见内中云海升腾、群雾奔涌之瑰丽异景!

    ……

    ……

    玉净瓶中,云霞越聚越多,愈发的湿润浑厚。

    唐易蓦然发现,凝结至一定程度,终是引起形质之变,于烟霞中心之点,凝聚出莹莹剔透的第一滴水。

    这颗水珠从烟霞之中滴入瓶底,居然凝而不散,落而不消,甚为奇异!

    唐易细细观之,水珠体积不大,甚为滑润,甚为彻亮,只觉其中生机盎然,尤是活力……

    第一滴水珠只是起始,随之便是两滴、三滴……

    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接连不断,不复终绝。

    由于水滴的集汇,占据了瓶底空间,玉净瓶中甚至分出泾渭之景。上方诸多流雾云霞汇聚,下方仿若化为安湖沉静,一静一动之间,恍若两界。

    ……

    ……

    不知多少烟霞才汇聚出这些雨滴,虽其具体效用尚不明确,只是其中蕴藏的生机已然珍贵至极。

    玉净瓶吸收转化云雾的效用愈发强大,此刻但凡云霞入内,瞬息化为水滴,齐齐而落,数目之多之盛,好似下起绵绵细雨。

    幸而愈接近顶峰,云雾愈是厚重缭绕,若不然,这一山的云霞怕是早已被玉净瓶尽皆吸收。

    即便如此,缭绕的云霞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消失,若待唐易行至山巅,这些云雾恐也就被尽数纳尽。

    ……

    ……

    唐易手持玉净瓶,不再理会周边异像异景。虽是悠然自得,信步而行,其实随着瓶中吸收速度的加快,他行进的速度亦是疾若流星!到后来,步步之跨有若清风幻影,外人根本观之不清。

    青岩石山虽是高耸通天,唐易却用了不到盏茶功夫,便从山脚登至山顶。他所经之处,云霞烟雾尽皆消失不见,飞速被玉净瓶吸收转化。及至山巅之时,原本笼罩四周的浓厚云雾,也只余下最后一团。

    这片云雾最为厚重,漂浮于山巅正中之处。可惜即便再为厚重,也敌不过玉净瓶之威力,如同浅水遇至烈日,不过几息功夫,便被吸收的一干二净。

    待山巅的云雾尽皆消失,一座青岩而成的石台便本相毕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