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祸事暴露



    骊山,华清宫。

    雾气氤氲,热泉潺潺。

    一身薄纱、嫣红花钿的杨玉环,侧卧在温榻之中,青丝如云,容姿妩媚,在雾气的环绕之下,宛如神妃仙子一般,如梦如幻。

    然而,在她的眉宇之间,总有一股化不开的忧愁,凝聚在那里,怎么也无法褪去。

    就在不久之前,杨玉环被禁足在兴庆宫中,天地不应,诸事无望,失去一切希望的她,想过自己可能会老死在冷宫,也想过可能被赐下鸩酒毒杀。

    虽然最终无事脱身,但她在之后很长一段日子里,每次睡眠都会入魇,接着就会惊醒过来。

    从前,杨玉环只是在戏文中听过『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她看来,李隆基宠她也敬她,绝计不可能会下狠心抛弃她。

    如今,残酷的现实,彻底打破了她的幻想。

    恐惧、不安和迷茫,使得原本对前程无忧的杨玉环,第一次开始认真考虑起了未来的打算。

    “娘娘,陛下已经入了鹤茯殿。”

    听见侍婢的告声,杨玉环转过头来,看见一张面生的脸孔。

    原本一直服侍她的宫婢和女官们,因为后宫的案子,在内寺伯的严刑逼供之下,有些活了下来,有些却再也没能回来。

    “知晓了。”

    杨玉环慢慢坐起身,又让下人服侍穿衣妆容,这才慢慢离开温池,向殿中走去。

    李隆基正在殿中的偏厅,施展水墨,写意丹青,见杨玉环走来,笑着问道:“爱妃来瞧瞧,朕的这幅睡荷,画的如何?”

    杨玉环走过去看了,开口说道:“三郎心思甚巧,以湖为镜,倒映荷景,当真是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

    杨玉环这两句诗来自卢照邻的《曲池荷》,全诗后两句却是『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隐隐有凄苦悲怨之意。

    李隆基放下笔,向杨玉环叹道:“这次的祸事,都是朕的过错。说起来,也是朕情真意切,太过在乎你,这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杨玉环摇头说道:“妾身不怪三郎,巧事成书,谁也不会料想到,囡娘夫妻二人,在成婚之前,居然会选在花萼相辉楼的阁楼里幽会。”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这次不仅让爱妃受了委屈,也让囡娘和周钧吃了苦头。朕打算在宫中设宴,请他们夫妻二人来聚。”

    杨玉环先是点头道:“此事在理。”

    接着,她想了想,又说道:“囡娘临产,还是等她身体稍好一些,再召他们进宫吧。”

    李隆基点点头,应了下来。

    就在这时,门外有内侍唱告:“陛下,杨太府来了。”

    李隆基一愣:“杨国忠应该在忙着税赋征缴,这个时候跑来骊山做什么?”

    内侍:“杨太府神色匆匆,只说是有要事禀告。”

    李隆基先是和杨玉环对视了一眼,接着说道:“宣他觐见。”

    内侍答了一声喏。

    不多时,杨国忠匆匆忙忙走进殿门,向皇帝和贵妃稽首请安之后,咬牙说道:“陛下,陇右大乱。”

    李隆基身体一颤,追问道:“大乱?”

    杨国忠深呼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吐蕃军经龙勒山侵入沙州,于一夜之间攻陷子亭镇和寿南县,又劫掠大碛商路,焚毁营产无数,趁着豆卢军驰援之际,强攻敦煌,险些使得城池陷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