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攻城为下



  扬州城外,八万大军当真是旌旗如海,刀枪如林!

  奉大帅军令,梁岚率一万三千兵马南下,这不是梁岚第一次全权领兵,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大帅会让他成为南征主将!

  论及亲疏,他梁岚无论如何也无法和副将陶康相提并论,人家可是大帅没有发迹前的生死弟兄,当初入川,大帅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然而大帅还是毅然决然将南征主将的位子交到了他的手里,梁岚知道,这不仅仅只是信任!

  甚至于,再妄加猜测冯大帅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都是对冯大帅的亵渎!

  几年的时间,梁岚在军中勤勤恳恳,众将士都看在眼里,这时候若是再以亲疏来论,那还谈什么袍泽弟兄!

  所以,武锐军上下将领对于梁岚的态度已然从不屑到质疑再到不以为然,再到如今的信任有加。

  对于梁岚胜任南征主将,而陶康却成为副将之事,全军也没有质疑,因为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论起全局统筹,梁岚在整个武锐军当中估计算得上是仅次于冯大帅的存在,由他领兵,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此刻端坐于主位上的梁岚一脸的沉肃,此番南征,大帅曾经面授机宜,战略意图极其清晰。

  以招降为主,以攻伐为辅!

  梁岚到现在都是无比惊恐,因为南征这一路,所有的一切都尽在大帅掌控之中。

  说料敌如神都一点不为过!

  大帅说了,此番南征,各州府皆可传檄而定,山东刘泽清,临淮刘良佐必然归降,湖北的左梦庚投降的可能性超过八成!

  梁岚对于各州府投降深信不疑,毕竟州府的驻防兵力极其薄弱,武锐军又打着明军的旗号,各州府根本没有顽抗到底的必要。

  福王能当皇帝做这天下之主,蜀王凭什么不能!

  都是明皇,他们也都是明臣,为何要抗拒,让百姓平白无故遭受刀兵之灾,这根本就是没道理的事情。

  如果冯恺自立称帝,他们不想成为贰臣,那么誓死抵抗还说的过去,可关键问题是冯恺没有篡位,那道理就不在他们那一边。

  故而改弦易枳都算不上……

  但是对于刘泽清、刘良佐和左梦庚会降,梁岚终究还是持怀疑态度,毕竟是手握重兵的大将,江北四镇更是拥立弘光帝继位的元勋,他们投降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但是偏偏三人都降了,令梁岚比较意外的是,左部二十万人马仅仅只剩下了三万,说左良玉一死,左梦庚众叛亲离都不算过份。

  不过真要说起来,左部二十万,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其实就是左良玉的嫡系,也就是如今左梦庚投降过来的三万兵马,这三万兵马当中还有五千精锐骑兵!

  除此之外,大帅还说了,江北四镇当中的高杰投降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这家伙十有**会逃!

  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高杰名为明将,可这个李自成部下,贼寇出身的贼将终究不改贼之本性。

  身为明将却不改劫掠本性,当然,乱世之中,兵匪横行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兵之所以成为兵匪,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的。

  朝廷连一文钱的军饷都不发,你让将领自己掏腰包给兵勇发饷?

  倒不是不可以,但一次两次可以,你常年累月的让将给兵发饷?

  天底下都没有这样的道理,兵勇是朝廷的兵还是将领的私兵?

  诚然,将领真正可用的兵是家丁,家丁完全可以说是私兵,但这能拿到台面上去说?

  养家丁的银子也是要朝廷给的,现在朝廷不给钱,将领不肯自己掏钱养私兵,在乱世当下,兵力不足又底气不足,所以为了养更多的兵,为了壮大自己的军威以图自保,将领唯一的出路就只剩下了抢!

  光明正大,明目张胆的抢,这就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但是再如何抢,说起来也就是抢抢地方乡村镇集罢了,就算是县城,官军一般都不会去招惹,因为性质完全不一样。

  攻打县城……那十足就是造反,当然,你要说官军也不在乎造反不造反,但造反总得有利吧,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么多年,头前十来年不都是被官军揍的跟狗一样,保持一个官军的名头,自然要比当匪强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