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义



  史可法只觉得手脚冰凉,他虽然被南京官场集体排斥,但是朝堂上的动向每日都会送上他的案头,身为大明重臣,兵部尚书,就算背负叛国恶名,他在朝中又岂能没了门生故吏。

  所以朝廷的风吹草动史可法知道的一清二楚,可现在他宁愿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至于内心如这般悲凉。

  “大明完了……”史可法虎木擒泪,虚弱的躺在大椅上面喃喃道。

  一边伺候的史德威也是感同身受,不由自主的垂下了头颅。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亡社稷,这本身就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大明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大失民心,到了崇祯朝更是民心丧尽。

  这样的王朝社稷覆灭几乎是注定的,天下难得三百年王朝,大明至今已御极两百七十七载,确实是已沉疴难起。

  沉重的苛捐杂税逼的百姓民不聊生,接连不断的天灾更是让中原大地饿殍遍野,朝廷若是能轻徭薄赋,给万民度过灾年的机会,这大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贪官污吏横行,豪强权贵苛虐民间,土地兼并越演越烈,百姓最后的一点生存空间被压榨殆尽,百姓彻底没了活路,难道就只能躺在家里看着自己全家老小和自己活生生饿死?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乱世十几年,豪雄层出不穷,杀了高迎祥还有李自成,灭了滚地龙还有八大王,如今消停了……

  可大明也真正走到了陌路尽头。

  朝堂诸公不知冯恺的狼子野心?

  他们知道!

  但是不在乎!

  或许有些人在乎,比如高弘图,但更多的不在乎,比如钱谦益。

  对于不在乎的官员而言,大明是不是会亡,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亡了以后,他们的荣华富贵,还有冯恺若是篡位,会不会礼遇他们,让他们仍居原职。

  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悲哀,苍凉的现实。

  现如今,以钱谦益为首的主降派已然占据了上风,主逃派……

  其实没几个,因为主逃派也笃定,就算冯恺拿下南京,就凭武锐军这等纯粹的军旅,想要治理天下等于是做梦,想要天下大定就注定离不开他们这些文臣。

  可要是逃去福建……

  郑芝龙可不是冯恺,他纵横海疆这么多年,拥有一整套自己的嫡系班子,他们这些弘光朝的大臣去了以后受到排挤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届时只能看人脸色过日子,对于如今位高权重的他们而言,岂不是生不如死。

  别管是南京还是北都,但凡能混迹到部阁大臣的就没有一个会是傻子,史可法顶多也就是性情耿直,眼里不太能容沙子罢了,他要是傻子也不至于敢胆大妄为直接截留四大灭门豪商的银子,然后连请旨都不请,就公然征募新兵,这可是造反的本质。

  史可法早就认清了本质,知道朝廷不过就是一群色厉内荏的小人当道罢了,他只要手里有兵,任你雨打风吹去,谁能奈何得了他!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朝廷对于他私自募兵极其愤怒,三令五申要求他前去南京谢罪,都被他当成了放屁。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朝廷奈何不了他史可法,最终只能赦免他私征大军之罪,还多加拉拢,说到底还是想打他手上八万大军的主意罢了,只可惜他史可法早已经看透了朝堂诸公的丑陋嘴脸,心里也早已经失望至极。

  但是史可法做梦也没想到南京朝廷现在投降派已然甚嚣尘上,似乎弘光帝退位已然是大势所趋!

  弘光帝朱由崧可是皇室最近支脉,皇位承续第一顺位继承人,岂有让大位于远支的道理。

  但是,满朝皆是如此,他史可法又有何力回天!

  累了……真的累了……如今武锐军八万大军已然兵临扬州城下,以武锐军战力之强横,扬州只怕坚持不了多久。

  最重要的还是士气……

  当初他征募八万大军,是认定满清要侵占华夏江山,所以已然抱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打算,对军中士卒宣扬的也是为了抵抗想要奴役他们家人子孙的异族而死战。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民族大义!

  可如今呢?

  满清跑了,支撑这支大军的基本信念轰然崩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