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雨



  苏乐看着Chris的月博头像,下意识地就想起了当年Chris在游戏里发的那句OBAFGKM。

  时光如梭啊……这一晃,竟都快二十年了!

  苏乐默默地感叹着,不过,他很快就收起了这种情绪、把注意力放到了Chris发的那条月博上——Chris也认为今天‘御夫’的超大规模爆发有些不寻常。

  苏乐有些惊讶,这倒不是因为Chris的想法与他的基本一致——他很明白这样的巧合并不是偶然,毕竟大家都是搞天文的,对同一个问题有相似的见解,那很正常,他惊讶的是Chris还提出了深入研究的方向,比如结合‘小天体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在太阳光的照射驱动下的彗星的气体挥发模型’、‘彗星表面热物理模型’,来研究‘御夫’母彗星在轨道上撒下的‘流星体群’的分布情况。

  而更令苏乐讶异的,是Chris在这条月博的最后,还@了一个人——叶扬。

  苏乐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Chris竟然会艾特叶扬!

  因为叶扬是月球基地决策组的成员、所以Chris想请求叶扬批准这方面的研究?

  不不不……苏乐立刻否定了这个直觉性的猜测,因为月球基地的决策组里可不只有叶扬一个人,能否投入资源研究某方面的课题,需要决策组开会研究之后才能定下来,叶扬一个人说了不算。

  可为什么Chris单单就艾特了叶扬呢……

  苏乐带着疑惑点开了Chris这条月博的评论,结果,他看到了叶扬的回复,而叶扬的这条回复,也解开了他的疑惑。

  二十多年前,紫台与欧空局方面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柯伊伯带小天体的演化。在研究过程中,专家们通过整理罗塞塔号探测器获得的‘67P彗星’的资料,专门为彗核的演化建立了一套模型,通过这套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彗核喷发物的生产率曲线’。

  用这个模型来推演‘御夫’母彗星的运行、演化,显然是可行的,而‘彗核喷发物’与‘流星体群’之间又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搞到了‘御夫’母彗星的彗核喷发物的生产率曲线,那么也就能推演出‘御夫母彗星’带来的流星雨的规模在什么样的范围区间里了,继而就能对今天‘御夫’的超大规模爆发是否正常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紫台出身的叶扬曾经参与过这套模型的开发,就是Chris艾特叶扬的原因。

  叶扬在回复里对Chris的想法表示了肯定,并表示会尽快将她的想法传达给当年研究彗星演化的同事。不过,叶扬也表示,由于大行星的引力摄动,长周期彗星,尤其是像‘御夫’母彗星这样的公转周期长达2500年的彗星,它生产的‘流星体群’的规模很难精确地推演出来。

  苏乐看完叶扬的回复后,习惯性地点了个赞,然后又扫了一眼评论区,把一些见解独到的回复也都通通赞了一遍,随后,他就收起了手机。

  虽然他还想抱着手机多刷一会、在Chris的月博下边留个言什么的,但他很清楚现在并不是刷月博的时候。

  他还得去叶扬那边‘看’流星雨。

  如叶扬所说,外行才看热闹,他们这些内行,看的当然是门道。

  流星雨的门道,自然就在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的亮度、颜色、尾迹、余迹、存在时间之类的表象之下了。在地球上,想要得到流星的这些表象,很简单,就是直接用肉眼看,只要了解一些基础的观测方法,就能在欣赏流星的同时、把这些视觉上的表象完整地记录下来。当然也可以借助雷达、相机等设备进行更精细的记录。

  这之后,再用理论公式加以计算,就能得到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本质了,也就是流星体的速度、尺寸、质量、元素构成、轨道等数据。

  一般情况下,想要得到流星体的这些数据,只需要在地球上观测就足够了,事实上也是如此,月球基地方面基本没插手过这些事儿,至少在苏乐的记忆里,从他来月球直到今天之前,月球方面都没有像今天这么大阵仗地调用资源去看地球上的流星雨。

  今儿个月球方面怎么就这么‘积极’了呢?

  在去气象站的途中,苏乐不免想起了这个问题,他也很快就猜出了一些道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