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月博



  在这里看地球?在四十万公里外的月球、遥望地球被‘流星体群’洗礼?

  苏乐略一思索,就觉得这确实挺吸引人的,因为那种画面很容易想象——

  一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只会带来一丝转瞬即逝的光芒,在地球上,平时并不太容易看到流星,偶尔见到一颗‘偶发流星’,也只会给人带来一丝惊喜而已,而今天的这拨‘流星体群’,按照气象站的预报,在地球上最佳的观测点,ZHR将会超过1000,也就是说,每分钟都能看到20颗甚至更多的流星从御夫座方向倾泻下来,这对身在地球的看客来说,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

  可是,身处地球,观看视野、角度都有很大的限制,每分钟能看到20颗,并不代表每分钟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的数量就是20颗,而是远远超过20颗!按照气象站的预估,这个值有可能破百甚至上千,那么,在月球、以置身地外的视角去看这场‘流星暴’,那会看到一番怎样的景象?

  地球可能会beling、beling地闪光,就像…就像是被一团亮晶晶的珍珠粉尘包裹住了一般!这绝对要比地球上的人见到的流星雨要壮美得多!

  这让苏乐又想到了雨,想到了地球上实实在在的雨。

  行走在暴雨中,能切实地感受到暴雨的猛烈,而在远处遥望雨云,虽然没法感受到冷冷的冰雨在脸上使劲地拍,但是能真切地看到暴雨从云层里倾泻而下的画面,那种浇盖一切的磅礴气势,更加震撼人心。

  不过……

  苏乐耸了耸肩,说道:“可咱们现在是在月球背面啊,怎么看?难不成你要调用天上的鹊桥?”

  ‘鹊桥’,在十多年前只特指一颗中继卫星,也就是为嫦娥四号服务的那颗中继通讯卫星。如今,在地月L2点Halo轨道上运行的中继通讯卫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十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仪器设备也在这条轨道附近运行,比如各波段的望远镜、导航卫星、粒子探测器等等,所有的这些在地月L2点附近运行的设备,它们组成了一个系统,苏乐所说的‘鹊桥’,就是这个系统。

  “是的,不然呢?你还想亲自跑到月球正面去看啊?”叶扬说。

  “这肯定会占用鹊桥的资源吧?”苏乐有点惊讶,他没想到叶扬还真的想去揩鹊桥的油,“你准备申请用哪只眼睛看?明觉?灌江?……应该不是‘星日马’……是哈勃?还是韦伯?”

  苏乐像报菜名一样提到的这些名字,都是如今‘鹊桥’的眼睛。‘明觉’、‘灌江’这两台空间望远镜是CNSA研发,主攻的是‘可见光波段’与‘紫外波段’;‘星日马’是JAXA研发的,主攻的是X与伽马射线;‘哈勃’,自然不是在地球上空的那台,而是最近刚刚加入鹊桥系统的‘哈勃二号’;至于‘韦伯’,就是曾经一度被称为‘鸽王’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是美欧加三方联合研发的‘近红外波段空间望远镜’。

  “韦伯?”叶扬惊讶,“亏你想得出来!韦伯在日地L2点上啊大哥,不是在地月L2点啊!让它对着地球看,地球正好是淹没在太阳的强光中啊,这怎么看?你也不怕它被太阳亮瞎了眼?”

  “噢噢我错了……”苏乐连忙认错。

  叶扬也不掐着苏乐的这句口误不放,继续说道:“月球附近的望远镜,只要是带了红外传感器与光谱仪的,现在都把镜头转向地球了。你提到的‘明觉’、‘灌江’、‘星日马’、‘哈勃二号’都……”

  “这么大阵仗?”苏乐惊诧地打断道。

  “还有南极站的观测设备,”叶扬说,“现在也已经在准备了。”

  “南极站?”苏乐后知后觉,“我都忘了……”

  说完,苏乐脸上就露出了惋惜之色,因为南极站那边的观测环境很不错——南极站在月球正面,所以即便没有专业的观测设备,也能通过‘潜望镜’去看地球,而且视野中的地球也几乎不会移动,也省的像轨道上的那些‘眼睛’还需要时不时地消耗能量与工质来校准视野。

  “早知道今天就去南极站参加开学典礼了……”苏乐叹息了一声,接着又好奇地问道:“你们这么大阵仗,应该不是为了看热闹吧?”

  “外行才看热闹,咱们有正事。”叶扬说,“你那边不忙的话,就过来我这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