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信陵四杰(下)



    “这信陵四杰到底是何许人也,是狂妄呢还是无知呢?”汤问。

    “两者兼有。”左相说到,“他们原本在门客中只是寂寂无名之辈,是否进入了高级门客都不得而知。”

    “我可以说,除了秘卫署的档案里,再也没有其他地方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在这件事情之前和这件事情之后都没人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他们想做的事情肯定是失败了,那当时信陵君是怎么想的呢?”汤问到。

    “信陵君在重病之中听到这个消息都快气疯了,这种假借他名号干的事情完全违背了他的意愿。”

    “信陵君本人是希望他离世之后,将门客全部遣散掉的,如果有人借着他的旗号犯上作乱,这简直不可想象。”左相露出愤愤的表情。

    汤心里想,左相作为非信陵君一脉的王族,自然是站在王室的立场考虑问题的。

    假如信陵君遗留势力得势的话,现在哪里轮得到他来做相国呢?

    “你们知道为何信陵君特别气愤吗?因为我大魏自魏文侯立国以来,是上至春秋下至战国所有诸侯国中,王室最和睦,从来没有发生过内乱的一家!”

    左相又换上了一脸自豪的表情,开始历数其他诸侯国的悲惨往事。

    “先说秦国,远的有魏武侯出兵帮助秦献公夺位,近的有成蛟和秦王政争位,还有嫪毐叛乱。”

    “再说赵国,赵武灵王差点从赵国分裂一个代国出去,后来被儿子的手下带兵围困,最后饿死在沙丘行宫。”

    “燕国,大将子之叛乱,燕王和太子都被杀掉。”

    “齐国,齐湣王得罪了所有邻国,引来了乐毅的多国联军伐齐,宫室宗庙付之一炬。”

    “楚国,远的有伍子胥借吴兵报仇攻破郢都,鞭尸楚平王,近的有秦将白起破过郢都,先王陵寝被烧毁。”

    “还有,就算是宋国,也发生了宋戴公后裔的戴氏旁支夺取政权的事情。”

    当听到宋国内乱时,虽然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汤和辛的心里还是掠过了一丝凉意。

    “严格来说,齐国和楚国都是外敌入侵,不能算作内乱啊。”汤心想,“还有,谁说魏国王室和睦的,魏惠王不是和他弟弟公子缘争夺过王位吗?还引起了赵国和韩国的武装干涉,差点导致魏国被一分为二呢。”

    他瞄了左相一眼,眼看左相沉浸在他自己营造出来的气氛中,心道,“算了,看破不说破。”

    左相没有理会汤的心理活动,继续说到:“那时候信陵君病得非常之重,连被人抬到宫里都不可行了,于是他派人请求安釐王过府一见。”

    “兄弟俩还是见了最后一面,两人都忘记了过去的不愉快,深深的沉浸在浓浓的兄弟情谊之中。信陵君请求安釐王放众多门客一马,安釐王则保证只处理作乱的几个头目。”

    “后来发生的事情果然如他们所愿,信陵君离世之后,秘卫署派人前往抓捕信陵四杰,但神奇的是四人都没有被活捉,他们有两人自杀身亡,有两人抗拒拘捕时战死。”

    “由于联络其他门客的事情是他们独自进行的,所以最后到底有哪些门客加入了他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个时候,安釐王已经不关心了,反正四个头目死了,门客们也逐渐散去了。”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汤问到。

    “当然不是,信陵君留下的门客里可以说是精英如云,他们都是见过很多大场面,干过很多大事情的,怎么能甘心就此谢幕呢?”

    “他们就算分开了,也很快在其他地方找到了与个人能力相匹配的职位,说直白点,就是被其他势力所暂时收留了。”

    “为何说是暂时呢?”

    “我原本也以为门客们被其他势力所分化吸收了,但是最近听到了右相的很多事情,才明白这是一个权宜之策,门客们只是蛰伏起来了,他们在等待新主人的出现!”

    “难不成右相就是他们所等待的新主人?”汤惊讶了。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恐怕是的。”左相说。

    “当年,也就是十年前,当时的右相在作什么?”汤问到。

    “别人不知道右相的来历,但是老夫正好知道。当年,右相是秘卫署的一名校尉,也算是年少有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