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追曹军再显奇谋



    话说,于禁领三万人马,占住险要,料定黄胜不敢强攻,等曹操大军过了河,自己再率军撤退。

    清晨,刮着微微北风,于禁正在巡视着各据点。

    突然,有士兵来报:“报,将军,青州军在山下摆下阵势,似是要攻山了。”

    于禁来到高处一看,果然看到黄胜大军在山下不远,当然,还未进到曹军的攻击范围,于禁心想,自己居高临下,青州军要想强攻,必定要负出惨重的代价。

    于禁道:“传令,全军备战。”

    这时,于禁看到青州军前面的士兵全蹲在地上,不知道在干什么,于禁正纳闷间,不一会,无数天灯从山下徐徐升起,向山上漂来,看到这一幕,于禁暗想,山上草木并不是很茂盛,天灯应该不会造成多大损伤,便下令全军戒备,随时准备灭火。

    没多久,天灯开始陆续掉落,有的带着火,而有的却是冒着浓烟,渐渐的,山上的草木开始着火,火并不大,但是,曹军士兵却是苦不堪言,因为这时山上已经是浓烟滚滚,曹军被熏得一个个泪流满面。

    于禁终于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而山上连水都没有,曹军一个个都用衣布等物捂住口鼻,但也是无济于事,很多曹军不顾将令,向南边山下而逃,于禁没法,只得下令军队从山上撤下。

    黄胜看到曹军撤下山,便令部队快速穿过山道,曹军刚撤到山脚,黄胜已挥军从山坡上杀下来,青州军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曹军全无阵形,哪里还能抵挡得住,拼命的向南而窜,于禁用尽办法也挽不回败势,只得随乱军向南撤离。

    黄胜领军一路追击,追到沭水河边,看到曹操大军正在渡河,不加思索,挥军便冲杀过去,曹军大队刚渡过去一半,见后面青州军杀到,惊恐地往桥上挤,无数曹军被挤掉落河中,原来,曹操令军队先将辎重搬过河,哪知后面的军队没有完全过河,青州军就杀到了河边。

    夏候惇大声喝道:“不可慌乱,围令者斩。”并斩杀了几名想挤上桥的曹军士兵,军队才渐渐稳定下来。

    然而,曹军还是难组织阵形来拒敌,青州军如虎入羊群,曹军被杀得惨不忍睹,夏候惇将身边的士兵组织成一个小列队,并令列队的人止住乱军,加入队列组成方阵,渐渐的,夏候惇身边的人越聚越多,组成了一个四五千人的方阵守在桥边,外围的曹军死伤无数,溃兵不顾一切地往河边拥,夏候惇不停地指挥部队止住乱军,于禁也来到桥边,开始收拢残军,虽然后面的乱军还是控制不住,但能过一个是一个。

    然而,几万人挤过一道只有丈余宽的桥面,谈何容易,五万青州军很快就将外围的曹军吞噬,只剩夏候惇和于禁临时组织起来的一万人死守桥边。

    黄胜令吕布和颜良各领三千重骑对曹军发起冲锋,曹军士兵无限恐惧的看着青州军重骑向自己扑来,一轮标枪过去,曹军惨叫不绝,接下来,数不清的曹军死在骑兵的铁蹄下,夏候惇与于禁顾不上部队,从桥上逃到了对岸。

    黄胜下令鸣金收兵,不得渡河追击。

    此时已到中午,河边遍地都是曹军士兵的尸体,空气中霓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清理了战场,黄胜令全军在河边上风口开始扎营,并让吕布领五千人守在河边,防止曹军拆桥。

    曹操留夏候惇领一万人守在河河对岸,以防黄胜渡河追击。

    夜晚,黄胜选出一千熟悉水性的士兵,分成两队,从上游和下游两处,让部分人拿着绳子一头先游过去,然后两边的人拉着绳子,让人带上行装抓着绳子游到对岸。

    将近亥时,黄胜又令人在河边雷鼓呐喊,曹军迅速报知夏候惇,夏候惇率大队人马来到到河边,等了很久也未见青州军开始进攻,便恼火地收军而回,刚躺下不久,河对岸的鼓声又响了起来,夏候惇没法,只得又披挂率军而来,对面又没了动静,夏候惇明知是黄胜的疲军之计,却没有办法应对,被扰得不胜其烦,最后,夏候惇留三千人守在河边,三千人驻扎在半里之外,自己带四千人驻扎在一里之外,心想,如青州军来夺桥,三千人挡到后军支援应该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