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接头小胡子-第2/3页





    “没有问题,我一定能做到,到时候说不定我会带着更好的设计回来!”

    商量妥当之中,张学良出资二十万美元,帮着梅塞施密特搬家,至于其他的经费,则是到了中国之后,再进行商谈。就在梅塞施密特搬家的时候,另外一位在航空领域鼎鼎大名的人物,库尔特谭克也找了过来。

    他也是二战德国顶尖的设计师,研制了装备风冷发动机的f190战斗机,成为了德国后期空战的当家花旦。同时他还研制出了早期的喷气式战斗机,绝对称得起是航空领域的大牛人!

    不过此时的库尔特谭克却刚刚失业,当他听说中国在招收人才,也毛遂自荐,找了过来,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张学良发现这家伙的水平不在梅塞施密特之下。如果到了中国,他们两个绝对能拉起两家设计局。

    因此张学良也毫不客气,全都许诺了最优厚的条件,然后全都拐跑了。弄到了航空领域的两大牛人之后,他们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法本公司上面。

    这架公司可是德国化工领域最大的康采恩!法本公司旗下有三家主要公司,分别是阿克发公司,巴斯夫公司,拜耳公司。随便拿出一家,都是世界最顶尖的企业。

    化学染料是法本公司的拳头产品,在一战之前,世界九成以上的化工染料全都出自法本公司,他们还最早突破了合成氨技术,煤化油技术。

    在二战之中,法本公司大量生产的合成燃料和合成橡胶,使德国冲破了资源瓶颈。此外,德军100%的甲醇和润滑油、80%的炸药、70%的黑火药和35%的硫酸也都出自法本公司,另外在毒气的研究上面,也取得相当成就。盟军甚至说过美国有法本公司,就没有希特勒的战争。

    对于这样一个强悍的公司,自然也早早的列入了中国合作的范畴,想要完全买下是不现实的,因此中国方面决定出资和法本公司进行合作,让他们在中国建设合资工厂。

    能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中国的原料支持,对于法本公司来说,也是走出困境的好方法。作为一个军工巨头,德国的军队受到了严格限制,法本公司在29年的收益还不足4000万马克。比起同时期的美国杜邦,足足差了几十倍之多。

    因此中国上百万的军队,庞大的需求对于法本公司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当然这对于中国也是好处多多的事情,法本公司有化学染料技术,这正是中国飞速发展的纺织业急需的东西。

    他们在炸药,毒气,煤化工,石油化工,医药,材料等等领域,都有一大堆的核心专利,全都是中国急需的,因此双方谈得非常融洽,各取所需之下,中国注资3000万美元,占有公司的百分之二十股份。而后法本公司在上海设立子公司,打开中国市场。

    中方对美德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美国还有余力,那些大公司根本吞不下来,只能进行挖角。在德国中国则是直接对大公司下手,一方面德国人的确十分困难,另外一方面中德合作了十年,双方都有默契。

    德**政高层也清楚,把工厂放在中国,如果德国需要,还能够迁回来,这对保存德国的军事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他们全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毕竟人才到了中国,总比到了美国,甚至到了俄国要好。

    正是这种默许,张作相和张学良加快了行动的脚步,拿下了法本公司之后,又和莱茵金属,克虏伯这两大军工巨头商谈了合作协议,引入了火炮技术,以及克虏伯装甲技术,作为回报,中国则提供了坦克技术。

    这时代的德军已经注意到了坦克的重要性,但是出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最初德国的装甲兵竟然要像孩子一样,提着纸壳充当坦克,进行训练。靠着这种玩笑的手段,竟然磨砺出世界上最强大的钢铁军队,德国的严谨和可怕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