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庙算-第2/3页





    就在俄国人举棋不定的时候,中国方面已经彻底掌握了主动权。战争不是俄国人的想要怎么打就怎么打的,还要看看中国的意思。

    正所谓大军未动,舆论先行,张廷兰已经让外交部开始宣扬苏联威胁论了。随后邵飘萍主管的宣传部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他们展出了大量的胶片资料,不只是国内,国际上也都出现了。

    俄国人在国内战争期间,是如何对待昔日权贵的,又是如何搞农业集体化的!那些富农泣血哭诉,他们的家产被抢走了,他们的房子,财产,粮食,土地,农具,统统都被拿走了,甚至连他们的女儿和妻子也都消失了。

    要知道由于中国的压力,俄国在农业集体化的问题上,比起原来进行的还要早,手段还要极端。国内的不少地主看到了之后,甚至都对张廷兰心存一丝感激,幸亏这位没有学俄国,还给大家留下了出路,要不然就都要掉脑袋。

    这种资料对于西方世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长期以来他们对红色帝国都是极为恐惧的。不过由于缺少第一手的资料,他们并不清楚俄国都发生了什么,可是现在这些东西传出来之后,对西方世界也是一个震撼。

    那些有钱人变得诚惶诚恐,绝对不能让俄国输出**,不然他们只有死路一条!这些人迅速行动起来,动用一切力量,不管有的没的,都拼命抹黑俄国,拼命鼓噪反俄的声音。

    任何大众宣传都是两个极端,俄国被打上邪恶的标签,中国的形象自然就伟大光辉起来。这种舆论环境,给中国争取了极为有利的地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有大量的支持声音。

    张廷兰也是顺应民意,公开发表了对俄国的强力谴责,并且宣布向远东继续增兵五个师,要保卫远东的独立性。

    这份声明出现之后,所有人都嗅到了一丝火药味,全世界两个幅员最辽阔的国家,终于要发生对撞了。各国的政治家都几乎屏住了呼吸,想要看一场好戏。

    其实不论是俄国,还是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都是威胁,这两个大国一旦完成了工业化,都会冲击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因此他们从心里讲,都盼着中俄来个连败俱伤。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张廷兰对此是一清二楚,只不过他心里非常清楚,中俄之间必须有一战,来清算边境问题,这几乎是两个国家的宿命。

    越早解决,就越好,而且也越容易控制战争规模。在扩张路线的问题上,张廷兰和裕仁有点相似,那就是都垂涎南洋这些膏腴之地。

    西伯利亚很好,什么资源都有,但是气候太恶劣了,在后世开采一桶石油要十五美元,而中东只要三美元,这中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由于纬度过高,冰冻时期超过半年,其实除了外东北之外,西伯利亚开发难度太大。

    相比之下,东南亚,南亚,中东,甚至是澳大利亚和非洲,对张廷兰都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次和俄国交战,张廷兰的目标非常明确,远东并入中国,中亚的领土分界要解决,然后再借助这次战争,打击俄国的工业化进程,防止北极熊膨胀的更快。

    至于彻底搞死俄国,张廷兰没那大的野心,也没有那个本事,至于以后有没有机会,那就等着二战再说吧。

    中国的高层,经过了一番商讨,大的战略目标终于确定下来,大家也都接受了张廷兰的意见,不过在接下来的问题上,众人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大总统,目前我们能投入战场的总兵力不过多,只有十五个师左右,由于要坚固远东,外蒙,新疆,部队还要大量的分散,我们能集中作为拳头的部队,极限只有十万人。因此我提议把这些力量,尤其是近卫师,投入到远东方向,和俄国进行主力决战。”蒋百里已经是不止一次,提出了他的这个作战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