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权在握-第2/3页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外面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张学良快步走了进来,两只眼睛红肿,脸上还挂着泪痕。

    “茂宸,我什么事情都没有,我爹交代后事的时候,我就在身边,每一句话都清清楚楚的听着。老把叔掌管奉军,能够稳住奉军大局,不至于让奉军四分五裂,汉卿自知少不更事,情愿服从老把叔的安排。而且也请大家看在我爹的面子上,一心一意的辅佐新的巡阅使,发展壮大奉军,为我爹报仇雪耻!”

    张学良出面之后,郭松龄满肚子的话都被堵了回去,他还有些不服气,又问道:“汉卿,老帅之死究竟调查如何了,是外敌,还是内鬼,我要可要把凶手揪出来,否则无法告慰老帅在天之灵。”

    “是日本人干的,情报是熙洽和于冲汉等人走漏的,至于张海鹏和汤玉麟都牵扯其中,现在已经抓捕起来,正在仔细调查。”张学良说到这里,也是咬牙切齿,这些人和老张也称兄道弟多少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牵涉其中,成了杀害张作霖的帮凶,简直难以原谅。

    有了张学良的话,在座的众人全都无话可说,就算有人怀疑张作相,但是张学良身为老张的儿子,总不至于帮着外人造假吧。况且大家对张作霖的这个安排还是非常满意的,如果老张让张学良继任拿才是**烦呢,在这种危局之下,谁会信任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啊,还是更加老成持重的张作相更让人放心。

    “诸位,并非是我贪恋权位,只是事已至此,我不得不勉为其难,但是我自知威望和能力都远远不及雨亭,也不敢随意号令大家。因此我建议组建东三省军政会议,选贤任能,大家伙一同商讨奉军的前途。”

    张作相的态度十分谦卑,让在座的这些人员耳目一新,听张作相的表态,似乎大家手中的权力还能增加不少,因此全都侧耳倾听,想要看看张作相有什么安排。

    这时候张作相看了一眼张廷兰,然后张廷兰站了起来,冲着所有人一拱手,然后朗声说道:“大帅归天,是奉军上下最大的悲剧,我希望大家能够化悲痛为力量,和衷共济,为大帅报仇雪恨。”

    张廷兰说完之后,又继续说道:“我建议将奉军的管理体制重新调整,设立正副两位巡阅使,施行军政分离,撤销各省督军,成立东北军政会议,统帅所有奉军。”

    如何规划后张作霖时代的奉军,是张廷兰绞尽脑汁要思考的问题,他早就告诉孙烈臣,要搞军政会议,要投票表决,要集体领导。看起来这是在分散手中的权力,实则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

    张廷兰是想借着这个军政会议,把权力都收回自己的手里。老张在日,他虽然是东三省巡阅使,但是各省还要督军,也有自己的队伍,老张就是靠着威望控制各省。作为有现代政治眼光的张廷兰,绝对不会赞同这种体制,因此他提出了废除督军,军政分离。

    这可是一剂猛药,等于是彻底将四省捏合到了一起,防止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如果在以往,反对的人肯定不少,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吴俊升和张作霖都死了,黑龙江和奉天没有了主事之人。

    老派人物多半落马,唯一能阻止这件事情的只有孙烈臣,偏偏张廷兰又建议设立副巡阅使,这个位置就是给孙烈臣量身定做的,他也没有办法反对。

    解决了孙烈臣,其他人都不够分量,而且这个时候也太危险了,必须统和一切力量,才能帮着奉军渡过难关,因此大伙也只能点头同意,关系重大的军政分离就这么毫无阻力的通过了,这不能不说这个时机太难得了。

    内外压力之下,奉军终于开始了蜕变,从此之后奉军也正式摆脱了军阀的命运。军阀之所以成为军阀,就是因为一手握着军权,一手又握着行政权,掌握了钱袋子。军政分离之后,等于是阻断了军头插手行政的机会,权力一下子就被限制住了,谁也别想当草头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