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廉价教育-第2/3页





    张廷兰又接着说道:“至于所谓的奖学金更是遮人耳目的鬼把戏,这个国家有九成以上的穷人,而学校之后,九成以上都是富人子弟,这个奖学金太可怜了!”

    一直没有吱声的王永江和张作霖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两个人都是十足聪明的人物,很快就理解了张廷兰的思路,同时对张伯苓也没有了迷信。

    老张要办教育,也是想培养一批能用得上的人才,懂军事的,懂经济的,懂理工的,懂农业的,总之不需要只会写文章的。

    张伯苓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他本以为今天到了帅府,他高谈阔论一番,然后张作霖真心叹服,还能提供一些教育经费,但是实际情况完成不是这样,今天更像是一个鸿门宴。

    他尽量平和心绪,然后说道:“此话未免有些偏激,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有人去唤醒民众,需要有人写文章。而我办学也主张要多方面共同发展,要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张伯苓的办学理念在民国来讲,算是很先进的了,但是张廷兰也清楚的看到,他依旧没有看清教育的本质,或者说他所在的利益阶层,决定了他永远不会去触及。

    “中国现在积贫积弱,民族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犹如一个又饥又渴的人一样,眼看就要死了。培养写文章,玩文化的大学者,就好像是这个又饥又渴的人,把最后一点积蓄都卖了,买回一件皮大衣,穿起来很好看,但是只能让他死得更快。张先生主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自然是一个进步,但是您的进步就好像是不买皮衣,买了一桌满汉全席一样,吃完之后,依旧不免饿死!”

    张廷兰说到这里,王永江也止不住笑着说道:“对于这个人来说,最现实的就是换一堆窝窝头,不好吃,但是扛饿。所以我们办教育也应该如此,不必追求太空洞的东西,而应该沉下心来,培养一批能埋头干活的技术工人,培养一批普普通通的教书匠,培养一批实用的医学,法律,商业方面的人才。”

    王永江负责奉天的民政工作,他这么一说,等于是敲定了奉天教育的大方向,就连老张也不能反驳。

    张廷兰也放心了不少,历史上张作霖办教育也是很用心的,地方财政百分之四十都扔到了教育领域,可谓是竭尽全力,但是依旧没有真正让奉系强盛起来。在张廷兰看来,如果能拿出大部分的资金用来扫盲,大力开办技校,建立自己的工人队伍,说不定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张伯苓尽量维持着平和,但是心里头已经不断涌起波澜,他不能再云淡风轻一般的被动接收提问,要主动出击,寻找对方的漏洞。

    “既然认为张某人的观念错了,那我倒想请教一下,奉天政府有财力给所有青年人都发放二三十块大洋的费用么,奉天能保证让所有人都入学么?”

    “我们根本不用这么浪费,中学和大学的招生权力不能交给学校,而要由政府收回,我们在每个县城,较大的村镇设立考点,学生就近参加考试,然后根据分数统一录取。”

    “荒唐!”张伯苓终于按捺不住了:“你们这么做,教育的独立性在哪里,大学的价值在哪里,每一所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都不同,因此必须要因材施教,大学连把关的权力都没有,这样的学生谁敢收下?”

    “我可没说不给大学选择的权力,只是任何权力都要有限制,政府统一招考之后,学生取得了升学资格之后,大学可以再进行了一次入学考试,最终确定录取人员。”

    “这难道不是多此一举么,大学那么多有学问,有见识的老师教授,难道还不能保证公平么?”

    “当然不能,近年来有些大学也难道没出现零分录取的情况么?又有多少严重偏科的人被收到了大学,这里面究竟因为什么,谁心里都有一本帐,别管说的多好听,这些教授之中,有多少是没有私心的,教育绝不能成为学者教授的私人玩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