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来自北安达曼基地的空军支援!-第2/3页





    相比于陆军的日常训练,海军和空军的各个常规训练科目,简直就是个吞金怪兽。

    华夏的改革开放刚刚取得初步成果,对于军费开支也一直都是缩手缩脚。无奈之下,海军司令刘清华和空军司令王海只好将主要打到杨卫平这个大金主身上。

    对东联海、空军的前身原北缅人民军海、空军从来都是不计成本的疯狂训练标准,刘清华和王海除了羡慕,就是眼馋。

    杨卫平在华夏军方半公开的到处挖墙角的行为,华夏高层一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基于这个认识,刘清华和王海分别找到了杨卫平,一起商量并制定了这两个对未来华夏海军和空军有着深远意义的借船出海“委培计划”。

    焦维宇和李劲,就是华夏空军委培计划中的两名优秀飞行员。

    自1980年5月来到北缅空军接受训练,焦维宇和李劲一直都是搭档。三年多以来,他俩一直都是严格按照北缅空军的训练标准进行各科目训练,从来都不用像以前在国内训练时要担心燃油不够,航空发动机磨损太厉害了,弹药太浪费了等训练损耗。

    套用杨卫平元首讲的那句话:我们的空军既然驾驶的是世界一流的战机,当然就得有世是最一流的训练标准,对于我而言,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立正!”

    警卫员的高声喊话,让焦维宇暂时屏弃了心中的杂念,与李劲一块同时站直了身体。

    一名身着东联海军航空兵上校常服的中年军官大步走来。他正是北安达曼军事基地海军航空兵团上校团长梁国雄。

    “首长好!”焦维宇和李劲,与战术中心其他转场过来的空军飞行员一起,不约而同立正挺胸敬礼。

    “各位,时间紧急,我就不多说废话了。”梁国雄抬手回了个军礼,站在室中心位置宏声说道:“之前执行任务的海航第一飞行中队滞空时间很快就到临界点。你们的任务是前往接替第一飞行中队的护航任务!十分钟内,所有人员全部登机待飞。如果有新的指令,我会通过塔台直接下达。”

    梁国雄说完就转身走了,他人刚出门,战术指挥中心立马沸腾起来。

    “终于来命令了!可以跟美国海军的f14c一较高低了!”

    “哈哈哈!听说美国海军的f/a-18号称是各国舰载机中最牛逼的呢!这回咱可得好好见识见识。”

    焦维宇和李劲相当默契的互视了一眼,二人同时抢先离开了指挥中心,大步朝停车坪跑去。

    五分钟后,焦维宇和李劲分别登上了编号601和603的两架歼十五a双发单座重型战斗机。

    这是东联空军目前最先进的多用途空优战斗机。焦维宇和李劲已经在各自的爱机上飞行了一千二百多个小时。从东联本土转场来北安达曼基地的时候,他俩的战机上挂裁了对海攻击和对空战斗不同型号导弹。但现在。这两架歼十五a上全挂上对空导弹。陆续从机库里拖出来的另外十架歼十五a也同样都是挂着对空导弹。

    在地勤人员的协助下,焦维宇迅速完成了起飞前的检查工作,最后还特意盯着油量表看了看。内部油箱全满,加上挂在机翼内侧与机腹下的三具大型副油箱,按照执行对空任务的模式计算,作战半径可以达成一千八百公里以上。

    十二架同一型号的歼十五战斗机,被拖到起飞前的待命位置上就停了下来。用来帮助飞机在地面启动的电瓶车没有离开。这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接到起飞升空的命令。

    大概十分钟后,一架背冲顶着天线罩的大型预警机驶出了机库。被地勤人员拖到了跑道的尽头。

    随着这架空警85四台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一一启动,重达一百多吨的预警机在长达两千米的跑道上缓缓加速。最终在距离跑道尽头还有一千多米的时候拉升起来,宛若一头黑天鹅似的升入夜空。

    “601,603,这里是塔台,双机编队,带队起飞。”

    “塔台。601收到,双机编队起飞!”

    “塔台,603收到,双机编队起飞!”

    焦维宇和李劲驾驶的这两架编号601和603的歼十五a,四台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几乎是同时启动。四股灼热的蓝焰从飞机尾部的喷管中喷涌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