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谋求启动西北大开发(求月票,推荐票)-第2/3页





    “哈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何国栋惊喜地笑道:“卫平,咱可得说好了,到时候你得帮金南县多争了几个配套厂落户。”

    “必须的!”杨卫平想也不想便答道:“开发建设大西北,将成为〖中〗央实施改革开放新国策的头等大事!”

    “那我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何国栋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说道。

    “嗯,国栋哥,不多说了,到时候咱们金南见。”

    “好!金南再见!”

    京城后海王府胡同九号,也就是杨卫平新安家的那个中型四合院的门牌号码。

    内院北厢书房里,杨卫平挂上电话后没有马上要通洛河拖拉机厂的电话,而是点了根烟,默然地在那里一口接一口地抽着。

    开发大西北,是当初他打算在白云博鄂投资兴建一座大型冶炼基地的时候,就已经作出的决定。

    上一世,华夏改革开放将重点放在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造成了华夏东西部地区贫富悬殊极大。

    让他心里一直揪心伤神的是,华夏海军本身就是一块大短板。每当美帝唆使小鬼子、越南猴子、菲律宾等东南亚小国在华夏的东海和南海寻衅挑事的时候,华夏为了确保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几十年辛苦建设起来的丰硕成果不至于被战争摧毁,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要建立起一支真正强大的华夏蓝水海军,不说百年,没有二十年的积累和沉淀,是没法形成真正的战斗力的。

    当初邓公决定选择东南沿海地区先富起来,除了考虑到沿海地区与国际接轨容易一些,另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北部苏联的威胁。

    华夏与苏联的陆地边境实在是太长了一旦华苏爆发战争,以当时华夏军队的实力,根本就没法阻挡得了苏联已经完成现代化军事升级的机械化部队的钢铁洪流越过华苏边境。

    届时,华夏的西北地区,必然是华苏两国交战的主战场。

    太祖当年就因为防止苏联的入侵,所以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大三线建设工程。

    将华夏的重要军事工业迁了很大一部分到华中和西南省份。

    在当时的华夏,防苏,比防美更重要。

    这个世界,也只有杨卫平心里清楚华夏和苏联,最近五十年都没可能爆发战争。

    华夏最大的敌人不是苏联,而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

    在后世,华夏和俄罗斯结成了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俄罗斯输出的各类高科技和军事装备,在帮助华夏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逐渐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军队。

    也许他没法凭他一己之力说服一号首长改变先东后西的战略决策。但是他可以用他个人的力量,启动西北大开发的序幕!

    东北虎主战坦克的发动机不可能一直都从联邦德国进口。杨卫平必须在国内建立一座大型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西北不仅有洛柴还有玉柴。

    只要他解决了精密机床和材料这两大难题,不论什么样的先进发动机,华夏都能制造!

    捏着过滤嘴烟头用力吸了两口,杨卫平将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探身拿起了电话话筒。

    “您好,首长请问您要接哪里?”

    “麻烦帮我接洛河拖拉机厂,我找总工程师刘阳。”杨卫平肃然说道。

    “是!首长,马上为您接通。”

    洛河拖拉机厂,厂部行政办公大楼。

    总工程师办公室里刘阳站在办公桌后面的书柜前面,正在挑几本发动机设计方面的工具书准备带在路上有空的时候重新温习一遍。

    一个小时前,厂长陈润福和党委〖书〗记彭向前找他谈过话。

    也不知道这两位领导从哪里得到的内部消息,说是华夏陆军现役的所有6式坦克,全部要进行改装。据说是从联邦德国引进了一款最先进的涡轮增压风冷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3千瓦。

    目前,从联邦德国来的专家技术团,已经到了京城,正在京城汽车制造厂对第一辆样车进行全部改装。

    据说,这个消息国内很多大型军工厂都得到了风声,都在四处活动,去京城上下活动找各种关系,希望能接到一批零部件加工配套订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