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得低调点行事了-第2/4页





    有了徐前进和叶健雄两位老帅的善意提醒,杨卫平决定这段时间还是深居简出,少在京城抛头露脸为妙。

    毕竟他现在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与这个时期的国人,实在是有些格格不入,差异太大。

    他是真没想到,去国防工业办报到的第一天,就得罪了小人,竟然将无中生有的抹黑材料递到了中.纪.委。

    这要是没有徐前进护着,没准中.纪.委的人已经把他请去喝茶了。

    不管怎么说,他在国防工业办大院公然提出不需要政工科这样的机构,这样的言语,是非常容易授人以柄,上纲上线的。

    这件事,也让杨卫平深深意识到,目前京城的水,还是非常的混,非常的深。

    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从来都是我党干部极为敏感的雷区。

    不想办你,什么事都没有。真要是想动你,仅仅一个作风问题,就足以打得你永难翻身。

    要知道,太祖指定的那位接替人,就是在政.治.局召开生活会议的时候,被人拿作风问题给轰下来的。

    如此位高权重的大领导,也挡不住“作风问题”这顶帽子。

    万一要是有人也拿作风问题来扣他,轮番向一号首长施压,一号首长能顶得住吗?

    能少给他老人家惹麻烦,还是尽量少点为妙。

    反正现在那批精密配件还没到,这段时间,权当是自己给自己放个长假算了。

    抱着这个想法,杨卫平自踏进这座大宅子的那天起,就没出过门。

    每天早起练练拳,看看书,写写材料,偶尔给国外打一两个国际长途,晚上享受着卡列妮娅带给他的帝王般享受,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写意。

    浑然不知道,现在华夏国内,从中.央,到最底下的基层农村,在全国刮起了一轮学习华夏梦、三个代表思想的轰轰烈烈时代浪潮。

    ……

    陇西省金南县红旗公社大院。

    公社全体党员干部,齐聚一堂,在公社党委书记何国栋的主持下,深入学习中.央组织部下发的红头文件。

    坐在主席台上的何国栋,满脸严肃,看似是在用心听取办公室郑主任宣读文件。实际上,何国栋心里从昨晚接到父亲打给他的电话之后,心潮起伏到现在也没有平静下来。

    父亲郑浩然获得平反重新得到组织上的启用后,何国栋加起来只跟父亲通过三次电话,每次都是父亲打过来,这次也不例外。

    郑浩然在电话里,除了轻描淡写地告诉何国栋他从国外出访回国了,主要是跟他讲,现在全国都在学习的那位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副主任杨卫平,就是他的那个亲如同胞手足的小兄弟,以及杨卫平的一些近况。

    这个消息从父亲嘴里说出来,何国栋当然知道不可能有假。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杨卫平竟然可以在刚刚回国不久,就在全国掀起如此大的动静。

    这简直就是波澜壮阔啊!

    他现在也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己的这位小兄弟了。卫平的能耐也太大了吧,太能折腾了吧!

    当初杨卫平在知青点教大家唱的那首,现如今早已从上岭村传唱出去,唱遍黄河两岸,火遍大江南北了。

    他当初在知青点小土屋里执笔开写的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如今也被冠以,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抢卖疯了。

    只不过,除了上岭村知青点的知青们,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首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杨卫平,与的编写者杨卫平是同一个人。

    更不会想到,这个杨卫平,与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常委副主任杨卫平,也是同一个人。

    因为,全国各地姓杨名卫平的人,同名同姓的男女老少加起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学习讨论会不知不觉结束了,如果不是郑主任用脚在桌子下轻轻碰了他两下,何国栋开会走神的样子,肯定会当场被公社的其他党员干部发现。

    等会场所有党员干部们都走了,郑主任才好奇地轻声问道:“何书记,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怎么觉得您今儿个一上午都有点神情恍惚?”

    “没什么,可能是这短时间有些太累了,精神不集中。”何国栋摇头答道:“农机厂碰到了技术难题,一直没法得到解决。我这头发都快愁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