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不惯你们这些洋人的臭毛病!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洋人在华夏享有一定的特权,这是从1840年英国舰队轰开满清的国门后,一直沿留下来的规则。

    这种规则,哪怕是新华夏建国后,也在苏联专家身上得到过各种体现。

    但是,杨卫平可不打算惯外国人这个臭毛病。

    因为他想要的是让华夏人在洋人的国家享受特权,就像曾经的列强国家的公民在华夏那样!

    这种风气,必须趁着现在华夏重启国门这个时机,坚决刹住!

    好吃好喝好住地供着你们,你们就得给老子好好干活!

    发了通飚后,杨卫平当然得马上着手解决问题。

    “现在华方是谁在负责?”杨卫平沉着脸把沃尔森叫过来,肃然问道。

    “好象是华夏中.央军委什么装备委员会的一个叫张的副主任。”沃尔森赶紧答道,说完后,转身朝对面一位年约五十多岁,身穿一套65式军装的干部指着说道:“就是他。”

    那位张副主任身边,有一位年约二十多岁,同样身装65式女式军装,长得眉清目秀的女干部,她低声将杨卫平和沃尔森的德语对话翻译成华文,然后抬眼望向杨卫平。

    张副主任听完后,马上越前两步,向举步走来的杨卫平迎了上去,边走边满脸堆笑地自我介绍道:“您好,杨先生,我是张东进,华夏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那名女干部刚准备翻译成德语,就听杨卫平用一口流利地京片子说道:“你好,张主任,我是杨卫平。既是这些德国人的老板,也是国防工业办的副主任。”

    一听这位刚才冲德国专家大发雷霆的年轻人,竟然自称是国防工业办的副主任杨卫平,张东进和其他在场的干部顿时有点呈石化状态。

    “您……您就是报道的那位国防工业办的杨副……杨主任?”充当翻译的那名女干部最先反应过来,她瞠目结舌地惊声问道,满脸满眼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呵呵,没错,我就是,如假包换。”杨卫平微笑着点头答道:“你是这次东北虎坦克改造项目的我方工程组的翻译?”

    “首长好!我是楼*,是我方工程组的翻译。”楼*小跑着过来,挺胸抬头立正敬礼。

    “你好,德语学得不错。”杨卫平笑呵呵地点头为意。

    这时候,现场那些华方的工作人员一个个满眼惊容地低声议论起来。

    “我的老天爷,敢情那个报纸上天天报道,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都来学习他的杨主任这么年轻啊!”

    “难以置信,简直太难以置信了,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我的乖乖,现在全国都在向他学习的杨主任,竟然是个比我家小子在不了几岁的年轻人……”

    “他不会是冒名的吧……”

    “周小庄你还不赶紧闭嘴!你不会用你的猪脑壳想想,这样的场所,谁敢冒充杨主任!”

    “就是就是,小周啊,可不敢随随便便信口开河。”

    “……”

    “杨主任,你好!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张东进这会儿也回过神来,赶紧上前几步,热情无比地伸手跟杨卫平握手见礼。

    “客气了,张主任。”杨卫平淡然笑道:“现在任务紧,我就不多说题外话。张主任,由于我国现有的精密机床的精密加工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如果等从国外定购的那批机床运过来,最起码得等一个月。

    为了能尽快把东北虎主战坦克的第一辆样车改造出来,我建议,马上从部队,以及军工单位,抽调十名八级技工过来,配合德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先争取把样车搞出来再说!”

    “好的,我马上向上级请示!”张东进严肃地点头说道。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杨卫平肃容说道。

    张东进没说二话,转身匆匆朝车间外面大步离去。

    杨卫平把沃尔森叫过来,沉声说道:“把动力机械组、武器组、火控系统组的负责人都叫来,我们开个现场办公会!”

    沃尔森不敢怠慢,很快便将另外三名年龄都有四十多岁的德国人喊过来,听候杨先生的训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