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章铸封神榜-第2/4页



    “所谓事死尤生,这些将士为寡人捐躯沙场,寡人能有今日,全是众将士奋勇拼杀之故。若无百万将士尸骨累累,寡人何德何能,得这一方江山社稷。”

    常云遇言辞恳切,道:“君侯宽以待人,家兄虽战死青杀口,但其心想必也安了!”

    荀少彧靠在君位上,幽幽叹道:“青青子衿,悠悠吾心……常云光只此一人。似常他一般的忠直大臣,如今着实不多了!”

    吕国要想强盛,只凭着荀少彧一人之力,除非他是天人道果级数的强人,有着直面中央帝庭的底气。不然就需要无数奇人异士,为吕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一步步积蓄底蕴,开拓天下霸业根基。

    常云遇恭谨道:“君侯求贤若渴之心,必当轰传天下,引得天下精干之士争相来投。只要吕国强国强民之心不息,吾吕国定能惊动天下九州诸侯。”

    荀少彧的雄心壮志,只要是明眼之人,都能从中看得出一二来。何况常云遇这一国朝上大夫,站在一国上层,更是对此极为敏锐。

    “恩……”

    荀少彧轻声一笑,道:“你倒是会能言善道,你先兄常云光虽怀雄辩之才,却没你这般多的机狡。”

    “这些时日,你就以兵祠之事为重。”荀少彧思量了一下,慢悠悠道:“寡人准你无需上朝,许你常住兵祠冠冢,你可以下去忙你的事了!”

    “诺!”

    常云遇躬身再拜之后,一步步退出辅阁,身影远远的离去,

    “兵祠初立,军心稳定尚在其次,还有着最重要的……”荀少彧在常云遇退下后,自袖口中取出一卷明黄布帛,神色间一片凝重。

    “……这一卷封神榜,终是要成了啊!”荀少彧握着这一卷明黄布帛,明黄布帛上隐隐约约,有着一丝丝神光不住闪烁,三枚明黄宝篆在卷轴之上,游弋着一寸寸金芒。

    封神榜!

    荀少彧面色沉凝,抚摸着这一卷封神榜,丝丝缕缕的香火气息酝酿,恍若一尊尊神祗暗合周天之数,排列在这一卷封神榜之上。

    “以国运祭炼,百万英灵为神灵,功臣大将为神祗,只这一卷封神榜文,已有着第七品宝兵的级数。”荀少彧感受着这一卷宝兵的香火气息,眸中神采深邃莫名。

    自从荀少彧嗣位之后,就一直想要炼就一宗真正的镇国之物。让吕国哪怕国力衰微时,仍有着一丝大国之底蕴,而这封神榜正合荀少彧心意,

    荀少彧炼就先天五太化身,其中一尊先天太易化身,就是修的神道之法。其神力道行广大无边,神合一方金敕世界,只差一步就能证得神道正一品位业,位比天人神魔大道。

    由于苦境中神道不昌,以荀少彧的神道造诣,在苦境之外或许不能横行。但只是在苦境大地之上,以荀少彧的神道修行,却是足以在九州神道中,生生列入前十之数。

    便是有着种种便利,这一口封神榜也让荀少彧,暗中辛苦三载有余,更是不惜耗费了吕国三层底蕴,方才真正祭炼功成。

    以吕国如今的声势之强,其三层底蕴何其之多,也只祭炼这一口七品神道宝兵。可想而知这封神榜,在苦境大地这等神道不昌之地,又是其稀少珍贵的程度。

    主世界中少有神道大能,至少荀少彧在这一方苦境大地之上,就没见过修行神道有成的强人,顶多只是寥寥几许享受淫祀香火的野神毛神。

    在苦境大地之上,真正的主流修行之道,还是佛道之流,乃至于人族武道大行其道。神道修行之法在苦境中,只是一旁门左道之法而已。也只有在这等神道不昌之地,才是荀少彧炼就封神榜的最好时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