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殿前争吵-第2/3页





    所以,韩国如今即使全国总动员,也未必能够集合起来三十万部队,而这里面能称得上精锐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一直部队,拿什么和秦国去抗衡呢?

    “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如此,也必须让他们上前线去,否则,失去宜阳,顶多是三川郡被秦国霸占,而失去了武遂,韩国就要被秦国卡住咽喉了。”

    武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此地恰好在轵关陉的入口处,和野王一前一后,前后呼应,控制着整个轵关陉。如果说野王是上党的大门和轵关陉的要塞的话,那么武遂就相当于轵关陉的大门。只要秦国占领了轵关陉,秦军就可以通过占领的原魏国安邑城,直接经过轵关陉到达韩国,而不费吹灰之力。是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臣只怕是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就在这个时候,张开地突然发言到。他多年前被韩宣惠王发配去了野王,如今又被召了回来,倒不是说当今韩王对其有多器重,而是因为韩王仓本身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无论是山东六国还是秦国,他都是抱着左右逢源的态度,也正是如此,张开地才能回到新郑。

    韩王眼神一眯,“此言何意?”

    “大王,这些部队战斗力极其低下,根本形不成战力,以这些部队送去前线,无非是送了些奴隶给秦国。不但阻止不了秦国,反而会让秦国越来越壮大。到时候,不但解不了宜阳之难,恐怕连带着这个三川郡,都会在秦国的控制之下。当此时,大王将悔之晚矣!”

    “荒谬!”公仲侈见到这个政敌又在反对自己,赶紧出来反驳,“秦国是英勇之士,韩国就是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吗?张大夫此言,臣不敢苟同!”

    张开地对公仲侈的话也是展开了嘲讽,一些跟随他的大臣也进来帮腔,当然,公仲侈的最随者们也毫不示弱,和张开地等人展开了对峙,两帮人在朝堂上互相吵闹,不亦乐乎。

    韩王仓头疼的看着大臣们吵来吵去,非常无奈,他本来为了结关东诸侯的欢心,才将张开地从野王调了回来,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学一学当年申不害的手段,以权术驭臣下,恢复当年韩国的强大。

    结果没想到,两派势同水火,而且提出的建议都是相反的,这让韩王仓非常头疼,没想到会弄成这个样子,想再把张开地调走吧,结果张开地羽翼已成,轻易动弹不得,也就只能如此了。

    “打又打不得,总不能听之任之吧?”趁着两派吵闹的有些时候,韩王终于无奈的插话道,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法。

    “大王,臣以为,不如先接受赵国的条件,将野王交给赵国,同时让赵国派兵对抗秦国,至少帮助韩国躲过这次危机。当然,最好能够说服赵王,用其他城池来交换野王。”

    公仲侈毕竟比张开地老了些,反应不如他快,刚要反驳,就见张开地又继续说道:“无论如何,此时此刻对于韩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在此战损失了多少,而是能否将秦国人从韩国土地上赶走,并保护三川郡。”

    “三川一失,则宜阳、武遂也必将成为秦国囊中之物,那个时候,即便有了野王,也无济于事。反而不如先允了赵国的条件,换来对方的出兵。只要能够保证武遂在我手中,那么即便宜阳丢失,也还有夺回来的余地。而野王也就失去了起意义。”

    “试想,一个小小的野王,都在我韩国的包围之中,能有什么作为?”

    韩王仓陷入了沉思之中,似乎对原有的想法有些动摇。公仲侈见此,赶紧去劝说韩王,结果他摆摆手,郑重对诸人说道:“无论如何,先行派遣军队前往有应急秦军,至少拖住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