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攻灵寿-第2/3页





    “诺!”

    与此同时,赵雍在庞葱、乐毅的陪伴下,围绕灵寿城转了三圈。深感此城不亏是两代中山王室苦心孤诣的都城,其防御之完善,城墙之坚固,都非常完美,让抱有一丝侥幸心理,想要投机取巧的赵雍大失所望。乐毅和庞葱都一直觉得,无论如何,攻占灵寿,只能缓缓图之,不能全力以赴。赵雍也只能决定暂且先围起来,缓图攻之。

    就在赵国和中山的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的时候,燕赵大地的另一端,围绕着另外两个大国的问题,火药味也逐渐浓厚起来。

    姬职站在下都的城墙上,望着城墙下面浩浩荡荡的易水河,心里的确如同这翻涌的河水一般无法平静。

    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到,自己可以带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回蓟都,成为新的燕王,重振燕国,将齐国踩在脚下,让燕国从此立于东方。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己在韩国为质这么多年,不但对于这里的官员缺少了熟悉,就是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也都是茫然无措,至于指挥作战打仗,更是没有经验了。所以他对市被和乐池充满了希望,希望两人可以帮助自己建立无上的荣光。

    然而,他还是太天真了,他没有想到,当两人度过了那段互相熟悉的时期之后,两人的矛盾也越来与明显。最直接的矛盾就是在如何攻打齐国上。

    乐池的建议是,燕赵军队在下都驻守的同时,应该排遣部队直接进攻下都,率先将齐国赶出蓟都,当部队在蓟都取得胜利后,蓟都和下都的士兵一起从北到南收拾齐国,从而将齐国赶出燕国的土地。乐池说,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从地形上看,虽然都是平原,但是由于蓟都背靠山地,地势较高,南下较为顺坦。何况下都距离蓟都并不算远,行军并不需要太大的距离。对于两国联军来说,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长途转运之苦。

    但是市被反对这种做法,他的方案是,燕赵联军应该乘机先占领燕国与齐国之间的长城,断掉齐国南下的退路,这样,借助易都和南长城两个方向,由南向北围攻齐国。市被之所以希望这样做,是因为齐国若是先行退守南长城,则必然会获得齐国源源不断的补给。到时候,燕国盘踞北部,而齐国盘踞南部,两国在中间宽阔的地方形成了拉锯之战,损耗的将是燕国的国力,燕国统一之期也会无望。

    乐池也无所畏惧,提出市被之方案固然有用,但是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

    其一是如何绕过齐国部队,若是走陆路,则避无可避,若是走水运,暂时没有足够的物质造船运兵,至于先绕行易水再从正面进攻长城更是痴心妄想,当年齐国若不是燕国人打开城门,也不会短时间内进入燕国,更何况如今物资匮乏的燕赵联军了。

    其二,即使攻下了长城,齐国人就能束手旁观吗?长城横亘燕赵之间,如今长城内外,皆是齐兵,长城可以防止外部的齐兵,而内部的齐兵,又有谁来防守呢?到时候,匡章见燕国战斗力分散,大可以先败长城之燕军,再占领下都,到时候以微弱的兵力,如何抵挡得住骁勇善战的齐国士兵呢?

    两个人你也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姬职夹在中间,着实为难的紧。他只不过恨自己,为何之前没有苦读兵书,以致于在这样重大的军事决策问题上犹豫不决。他之前还以为,赵雍那些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事情是非常简单呢,如今看来,赵雍取得如此成就,绝非浪得虚名。

    回过头来审视这两个方案,其实就是分兵,还是集中兵力的区别。两者自然各有优劣,乐池的方法固然是稳妥的,也非常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而且,从政治意义上来说,首先攻克蓟都,既能提升士气,也能获得燕国民望,顺理成章的继任燕王之位,从而号召燕国人起来反抗齐国统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