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楚国左徒-第2/3页





    屈原在惊讶之余,心情却是复杂难明的。楚王熊槐也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主,也曾希望改革楚国弊政,进一步发展强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选中了屈原作为左徒,和令尹昭阳一起,成为楚国的文武股肱。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也是芈姓。当年吴起变法,因为受到了旧贵族的叛乱,吴起身死。但是吴起死的时候,自己扑在了病死的楚悼王尸体上,旧贵族们为了射杀他,不顾楚悼王的尸体射杀了吴起。但是随后继位的楚肃王根据律令,对参与叛乱的旧贵族一并诛灭,约有七十多个旧贵族世家。就得贵族消灭了,但是渐渐形成了昭、景、屈三个世家贵族,他们都是楚王的芈姓宗亲,只不过氏不同。屈原,就是来自屈家。

    屈原才华横溢,恨得当今楚王熊槐赏识,故甚为器重。但是屈原此人,乃是一腔热血,都扑在楚国之上,其对楚国日渐衰落的形式颇为不满,也意识到当年若是吴起变法成功,如今的楚国,当是另外一种景象,是以多次劝说楚王熊槐下决心变法。熊槐思虑再三,终于决定,任命屈原为左徒,负责楚国变法一事。

    不得不说,屈原此人的能力是有的,他对吴起变法也是甚为推崇,是以很多变法政令,都带有了吴起的特色,甚至更加深化,比如他希望楚国旧贵们能够移风易俗,希望楚王能够广开言路,多和百姓交流。至于奖励耕战,严禁朋党,明确赏罚等等,就不用多言了。

    新法刚刚开始推行的时候,都会顺利,这仰赖于楚肃王雷厉风行的诛灭贵族的行动,和屈原作为贵族的人望和号召力,很多政令也得以推行,让楚国很是强大了一番。

    然而随着政令越深入,改革越来越举步维艰。很多旧贵族对开始对屈原进行反对,他之前的一些政令,也被阳奉阴违的执行,以至于屈原号召举贤任能,严禁朋党的时候,很多贵族都提出反对意见。

    这也就是为什么,屈原看到赵国一派君臣祥和的景象后,那种复杂难明的感情了。如果楚国的改革,能够像赵国一样,楚国恐怕也不用担心秦国占领巴蜀之后威胁郢都了,也不用因此利用芈姒作为两国联盟的工具了。因为他知道,芈姒和宋氏的一个年轻子弟即将谈婚论嫁,就被嫁到了赵国,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赵雍为夫人。

    “无论如何,都要在拜见这位赵王时,好好讨教一番治国之道。”屈原暗暗想到。

    “相邦似乎有些心事?”

    司马浅走到司马喜旁边,替他斟满酒,在他身旁坐下。中山国的一切事物,都是他和司马喜在互为沟通,所以两人交往甚密。司马浅招呼过楚国其他使者之后,就看见司马喜等人在独自斟酌,也就过来和他沟通一番。

    按说赵雍娶的是夫人,不是王后,不会邀请其他国家的使节来访,但是偏偏,中山司马喜等人,在邯郸商议停战之事,也就顺便参加了这场婚礼,

    “先生自然是春风得意的紧,可怜我中山如今已经山河破碎,身如浮萍,不知何年何月,就会被赵国所占。让某如何高兴起来呢?”

    根据赵国提供给中山的停战协议,中山承认滹沱河以南被占领的扶柳、宁葭和深县三城,北岸的左人、中人两城,共计五城属于赵国。自此,滹沱河南岸,再无中山之领土;赵国将占领的顾城还给中山;中山国必须开放关税,不得收取过往中山的赵国商人的税收,允许赵国商人在中山经商,并且只需缴纳应缴税款的十分之一;赵国人在中山违法,应该交由赵国人处理,中山人不得与闻。

    中山收到这样的停战协议后,甚是不忿,从太子妾雌到各级官吏,都明言发对这种协议。正好秦国攻打赵国蔺城,让中山看到了希望,于是拖延了很久。最后,守卫井陉关的仇液率领骑兵,在灵寿城下大败中山铁马骑兵。中山彻底没有了谈判的筹码,才不得不派出司马喜,再次来邯郸议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