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公子姬职-第2/3页





    然而事情的发展太过诡异,姬平和市被竟然先内讧了起来,接着姬平消失,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为了齐国的盟友,站在了齐国的那一边。而代表赵国利益的市被,已经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这个时候齐国插了一脚,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不过这个时机选的,也是颇有些算计。

    既然情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赵雍等人不得不调整计划。按照尉僚的意思,当初的计划虽然风险最小,但是从长远来看,公子职也未必完全听从赵国的意见,顶多维持一个中立的地位。既然情况已经恶化,干脆此刻就扶持公子职继位,支持市被和公子职对抗姬平和齐国部队。当然,这一切都必须静待姬平等人,扫清最后一道障碍。

    “燕国自子之谋逆以来,内乱不断。当初,寡人以燕国之内政,赵国不应多加干预为由,没有制止此事发生,以至于燕国陷入如此境地,如此想来,寡人深感愧疚。”赵雍面色凝重的说到,“当初孟夫子还劝寡人要以仁道为先,替燕国百姓着想,现在想来,真的是悔不当初了。寡人在这里,还是要向公子请罪的。”

    “大王多礼了。”公子职赶紧回礼。孟子劝赵雍这事,公子职也有耳闻,而且他还因为此事,拜会过孟夫子,虽然最后到了赵雍这里没了下文,公子职知道赵雍的立场,那就是燕国的内政不准备参与。是以对赵雍有些抱怨,不过此事细细想来,赵雍做的也没有什么问题,要怪只能怪自己的父王了。“赵国不肯援手,乃是因为不想干涉燕国事务,并非真心不愿意帮助燕国。若是人人都像那齐国一般,恐怕燕国此时已经分崩离析了,说到底,职还是要感谢大王的。”

    “燕赵乃是友好邦邻,些许帮助,无关打紧。此时邀请公子前来,乃是想要询问公子下一步的打算。”

    公子职在韩国为人质这几年,尝尽了别人的冷言冷语,虽然生活的并不是那么如意,但是人质生活,也让他见惯了争权夺利和尔虞我诈,增加了不少的阅历。此刻赵雍虽然问的是自己的打算,显然另有所指。

    公子职抿了抿嘴,低头思索一阵,略显谨慎的回到:“若不是大王召见,职尚且在新郑,受人百般嘲讽。燕国受此磨难,职却无能为力,实在愧对先祖。是以,职希望赵国能够出兵帮助燕国,平复叛乱。职愿意当作马前小卒,为大王牵马执鞭,以图职报国之志。”

    “公子言重了。”赵雍赶紧让乐毅将姬职扶起,“寡人今日召见公子,就是商议此事。”

    “难道大王决定,派兵救援燕国了?”

    赵雍看了一眼乐毅,后者心领神会,走到姬职面前,缓缓说道:“恕在下直言,公子,赵国对于燕国之政事,绝无半分兴趣,何况燕赵两家虽然多有龃龉,但是世代交好,素无仇怨,赵国亦无吞并燕国之野心,而燕国也从不轻启边衅。是以对于此事,赵国的立场依然没有改变,燕国的事情,自然是应该由燕国人做主。”

    公子职眉头一皱,心想若是如此简单,赵王今日之举,岂不是多余吗?

    “但是,如今燕国内乱,已经不仅仅是燕国自己的事情。齐国人干预燕国之事,其中的变数,对于赵国来说,自然是需要警惕的。若是齐国吞并了燕国,赵国唇亡齿寒。是以,决不能坐视不理。”

    “是以在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若是公子觉得可行,不妨一试,若是公子觉得不可行,赵国依然欢迎公子在邯郸居住,不必回到新郑。”

    “先生请讲。”

    乐毅清了清嗓子,走到姬职面前,说道:“我家大王的意思,就是赵国可以派遣一支军队,进入燕国境内,帮助平叛,甚至可以帮助燕国,将齐国人赶出燕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