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君上手段-第2/3页





    “你先考虑着,此事孤也要和其他大臣们商议一阵,若是成形,到时候再议不迟。”

    赵署背着手,在自家的院中徘徊着,慢慢的向赵绩的房中走去。刚到门口,就看见刚才还病恹恹的赵绩跪坐在厅堂之上,红光满面的看着他。赵署赶紧上前行礼,称道:“父亲。”

    赵绩点点头,“君上离开了?”

    “离开了,说改日派军中医官前来诊治。”

    “来就来吧。老夫这病时好时坏,也不怕他查问。”赵绩声音略显沙哑的说到,“他可曾说了些什么?”

    赵署于是将刚才两人的对话与其诉说了一番,“孩儿定然是力辞不允的,怕只怕到时候不得不遵命行事,正愁如何推辞才好。”

    赵绩咀嚼着两人刚才的对话,蓦然冷萧说着:“力辞?恐怕不会有这种好事的。这个宗正,依老夫看来是跑不了了。”

    “但若是做了宗正,要么会得罪君上,要么就会得罪赵成叔父,想要左右逢源,恐怕是不行的。更何况,按着君上的意思,这个职务,恐怕还是要去邯郸的。离开了晋阳,孩儿觉得会被赵成他们当成敌人对待。”

    赵绩摇摇头说到:“你既然能够想到此处,就要知道这就是赵雍使用的一计,目的就是看着咱们和赵成斗来斗去,他好坐享其成。”冷哼一声,“果然是好手段。当今君上这种权术手段,当真是用的妙极。”

    “要是如此,孩儿更不能去了。”赵署赶紧说到,“在邯郸和赵成斗,岂不是自寻死路?”

    “呵呵,刚刚说你有些聪明,你就犯了糊涂。”赵绩捋着胡须,眯眼说到:“咱们这位君上继位以来,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平衡再平衡,只要你还有利用的价值,他就不会轻易放弃你。是以你去了邯郸,对赵成毕恭毕敬,对其他人,就不用这么客气了,该如何处理看君上的态度就行了。”

    “这个,”赵署踌躇了一阵,“还请父亲给予开解一二。”

    赵绩活了七十岁,赵雍什么想法他猜一猜也能差不多了解。

    “君上继位之初,对肥义和赵豹是非常倚重的,说其为股肱亦不为过;但是亲政之后呢,把赵成、吴广和肥义抬到了和赵豹同样的位置上,将他的权利也分割成了四部分,更是把军权通过赵希掌握在手中。这就有意思了,四个大臣,谁说了算,自然是要通过他赵雍来决定。他就是分了赵豹的权给其他人,让其他人得到好处,也就不会去反对他,他这个君上才坐的稳。”

    赵署这才恍然大悟,赵雍继位以来的一系列布局,为什么赵国看似势力错综复杂但是却安然无事,竟然是这个原因。

    “同样的道理,君上为什么想让老夫出面,担任这个宗正?还不是因为这次将晋阳的我们打击的太过,容易让邯郸那群人欺负嘛。干脆就给老夫一个职务,负责全体宗室之事,将赵成这个族长架空罢了。赵成一旦被架空,邯郸那群人就不得不服从老夫,而老夫又要听命于他这个君上。嘿嘿,好手段,果然是好手段。”

    赵绩一边分析,一边猜测,却让旁边的赵署听得满头大汗。他实在是想不到,看似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小事,竟然还藏着如此玄机。

    “若是如此,赵成怎么会束手待毙?他不会看着我等接手此事吧。”

    “这一点老夫也看不透,或许他和赵成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还是他自认为能够摆平赵成及他背后的邯郸宗室?不过,他军权在握,如今赵国的实权将军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庞葱更是替他掌管着最精锐的插箭岭大营,喊单那群人就是想对付他,恐怕都不容易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