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退兵之议-第2/3页





    “进退两难吗?”太子奂皱着眉,喃喃说道。

    “怪就怪在崤山道,若是通天大道,我军只要安排好后军,其他部队渐次撤退,秦军除非大军来攻,否则撤退时无虞的。”申差补充道。

    出洛邑至韩国的宜阳,沿洛河北岸西南而行,至洛河的支流永昌河西北而上,跨涧水而过西崤山,有夏后皋墓,乃是夏朝的帝王之墓,其孙就是大名鼎鼎的夏桀。这条路因是沿着河谷而行,自然就是靠着河水对山体的切割而成路,是以盘旋曲折,崎岖难行,又兼爬山涉涧,地形复杂,两则又多是绝壁峻岭,高不可攀。正是靠着这条道路,秦国才和其他六国没有隔绝,也正是靠着这条道路,才有了崤函之固,令六国攻秦也是困难重重。以至于后来虽然有曹操命许诸在此道的北部开通了崤山北道,以征讨盘踞于陇西和关中的马超韩遂,这条被称之为崤山南道的道路依然未曾放弃使用。当然,崤山道一端连着的函谷关,另一端的韩国宜阳对于秦国来说便是重要的城池,只要控制了宜阳,秦国就彻底控制了进出函谷关的钥匙,是以秦韩两军在宜阳大大小小数十战,始终没有让秦军获得此城。

    现在对于五国联军来说,崤山道攻打秦国是通天大道,但是对于撤退就变成了绝命之路,只要被秦国反击,只有溃败,没有胜利。至于说乐毅为什么说宜阳不可守,非要在虎牢驻守,当然是因为秦军追击溃军,定然没有时间去攻陷城池,而被追击的联军若是进入宜阳,就会让这座城池落入秦军手中,而虎牢关就像是一把锁头,就能够锁住秦军进攻的势头。这也是为什么众人觉得,虎牢必守而宜阳可弃了。说句难听的,宜阳坚城要塞,要是想守,凭借着追兵是攻克不了的。

    “难道只能这么坚守下去吗?”太子奂终于意识到现在情况的复杂性,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来到前线之前,韩王康对他千叮万嘱,无论如何,都要在函谷关前顶住秦军的进攻,否则秦国报复的时候,韩国会首当其冲,到时候,恐怕韩国要付出的,比损失要多百倍以上。太子奂当然清楚这一点,作为韩国的主战派,他深知当初支持张开,同意和魏国一起出兵秦国,所冒的风险之大。是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是非常谨慎的。

    “大王的意思,你们是知道的,力战!至少让秦军元气大伤,十年之内不敢窥伺宜阳。”太子奂郑重的说道,“某此来,就是和两位一起,死守这里。两位放心,大王已经向楚国、齐国和赵国分别派出使者,请求三国予以派兵。齐楚两国不敢确定,赵国由于忙于北疆战事,暂时不明态度。”太子奂突然笑道,“不过,某的妹妹,哦,也就是仲姬,刚刚为赵王诞下一名女婴。据说赵王大喜,赐名芃芃,并且将林胡王献给自己的一块玉佩一同送至邯郸。可见赵王对之喜爱之情了。”

    “芃芃?可是‘芃芃黍苗,阴雨膏之’?”严肃的气氛被这一喜讯冲击,竟然有些轻缓,申差忍不住调侃起这个名字。

    “依着赵王的性子,说不定还是‘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呢!”太子奂忍不住笑道,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卫懿公的妹妹自小长得貌美多姿,自幼聪敏,及至成年,许国和齐国同时来提亲。许穆夫人觉得齐国强大而且距离卫国近,是以想嫁到齐国,然而卫懿公认为许国礼重,将她嫁给了许穆公,她也就被称之为许穆夫人。后来卫国受到狄人攻击,贪图享受的卫懿公被杀,许穆夫人闻之希望许穆公派兵帮助卫国,然而许穆公胆小不敢起兵,许穆夫人就带领自己从卫国陪嫁的女子跑到卫国王室停留的漕邑,散尽所带财务资助百姓,并和自己另一个哥哥向齐国求救,终于重建了卫国。而这首载驰就是许穆夫人回许国的途中所作。

    因此太子奂才说,赵雍对于这位赵国长公主,抱有很大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